胰腺假性囊肿内镜下ERCP来解决

时间:2016-10-10 13:42:30 来源:胰腺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部分严重的胰腺炎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难逃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命运。胰腺假性囊肿是由胰腺炎急性期大量液体渗出集聚后被包裹而成,轻者上腹饱胀不适,重者可能出现腹痛、进食受限导致营养不良、囊肿内感染甚至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近期我科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救治一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

          病历介绍      

该患者为年轻男性,年12月初因车祸导致胰腺损伤,医院行“胰腺清创引流术“,治疗1月余后无明显不适出院。今年2月初开始又出现左上腹间断性钝痛,进食后加重,医院给予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1月后腹痛无明显好转后来京,2月26日收入我科。

          入院后治疗      

入院后查体:上腹有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未见异常。生化检测空腹血糖、转氨酶、胆红素未见异常,白蛋白36g/L,血淀粉酶U/L,血脂肪酶U/L,SCRP10mg/L,腹部CT及核磁提示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考虑为外伤性急性胰腺炎治疗后复发、胰腺假性囊肿形成,首先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常规PPI抑酸、头孢菌素类抗感染、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药物治疗2天后腹痛较前加重。

          我科ERCP术治疗      

为何医院治疗无效,而入院后常规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刘岩主任和沈伟主治医师、毕义亮主治医师以及其他医师一起进行了讨论。继续保守治疗?显然无效;外科手术?胰腺手术风险巨大;EUS穿刺引流?效果难测。怎么解决患者的病痛呢?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腹部CT和核磁图像,我们发现患者的主胰管和假性囊肿似乎是相互交通的,而且主胰管存在局部的狭窄,这样看来,ERCP不仅有可能解决主胰管的狭窄,还能帮助假性囊肿内囊液引流至肠腔,促进假性囊肿的闭合。在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行ERCP术,术中,沈伟主治医师利用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在确定囊肿与主胰管相通后,顺利的于主胰管内留置胰管支架引流,毕义亮主治医师带领本组医生保证患者术前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术后第二天患者疼痛缓解,观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后恢复进食,监测血淀粉酶指标由降至了,复查腹部B超提示胰腺囊肿消失,平安出院。

          总结      

我科开展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简称ERCP,是通过将手术专用的十二指肠镜经口插至十二指肠乳头部,将微创操作器械经乳头插入至胆管或胰管内,通过透视下造影,明确胆管或胰管的病变情况并给予治疗,适用于胆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引起的黄疸、肝胆手术后胆道狭窄、慢性胰腺炎胰管狭窄或结石等各种胆胰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性高的特点,疗效确切,已逐渐成为胆胰系统疾病治疗的金标准。

    

医生办公室:-

内镜中心:-

护士站:-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nzzd/143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