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肝胆外科医生手中的另一把刀

时间:2018-2-24 20:41:20 来源:胰腺囊肿

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ancreatography,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在内镜引导下,将导管从十二指肠乳头插入,通过造影剂的填充,在X线下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诊疗方式。

胆汁和胰液分别通过胆管和胰管注入到十二指肠中发挥消化功能,胆管和胰管分别从肝胆和胰腺发出后向十二指肠走行并最终汇合,形成一个略膨大的共同管道为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大乳头。在它们的开口处有一个“阀门”-----Oddi括约肌。当我们在进食后“阀门”打开,胆汁和胰液可以流出至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当任何原因导致胆管或胰管梗阻后,使胆汁或胰液流出受阻,引发临床症状。如胆道的结石、肿瘤等使胆汁流出受阻,出现腹痛、黄疸寒战高热等症状;胰腺的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使胰液流出受阻,多出现腹痛、腰痛等症状。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ERCP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佳微创治疗方式。

十二指肠镜是专门为ERCP所设计制造的侧视镜,其成像镜头位于镜身侧方90°的位置,这是其与胃镜、结肠镜等直视镜在构造上最大的不同。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大乳头选择性插管进入胆管或胰管后,注入造影剂,从而达到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有时大乳头处比较狭窄,造成插管困难,此时需要主动打开“阀门”,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插管成功后,通过造影技术,可以明确诊断。

如果是胆管结石性病变,可在十二指肠镜下应用特殊取石器械行取石术,然后于胆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管的一端在胆管内,另一端从鼻腔引出,可以起到引流胆汁,解除梗阻的作用,而且随时可通过该管行胆管造影检查,此方法称为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BD);

若是来源于胰腺、胆管或十二指肠乳头的恶性肿瘤造成患者胆汁排出不畅而导致梗阻性黄疸时,在患者黄疸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通过十二指肠镜行选择性胆道或胰管插管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支架跨越肿瘤所侵犯的胆胰管部位,达到解除梗阻,引流胆汁或胰液的作用,此方法称为内镜下内引流术(ERBD),该治疗可以为梗阻性黄疸患者调整机体状况、争取进一步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创造条件,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具有显著意义。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该部位晚期肿瘤或因身体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打击的患者而言,该治疗可以在最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生理的条件下,用最小创伤的代价,进行姑息治疗,以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总之,ERCP的优点在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且恢复快,在医学技术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传统外科领域疾病治疗的精准化、微创化的大趋势下,对于符合治疗适应症的患者而言,可以在人体正常解剖生理功能基本不被改变的前提下,用最小的创伤代价,最大程度地解除痛苦,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在该领域疾病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并逐日迸发其强大的生命力,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所认可和接受,更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

医院内窥镜科自开展ERCP治疗以来,利用该技术已经成功为近百名胆道结石及胆道末端肿瘤性梗阻患者解除或缓解了病痛,在个体化、微创化及精准化治疗基础上,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用微创的代价,获得了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天津医院内窥镜科首席专家

杜斌消化外科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语特长班曾医院肝胆外科及普通外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该领域主持并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参与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从事消化内窥镜专业临床诊治工作十余年,主持引进新技术《内窥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填补天津市内镜治疗领域空白,在内窥镜诊疗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享有较高声誉。

消化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腹部微创外科手术,精于胃镜、十二指肠镜(ERCP)、结肠镜下相关消化系统领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隐匿性早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各类胆胰系统良、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及较高造诣。

信息来源:内镜科

编辑制作:宣传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bzzs/1097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