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第70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时间:2018-9-17 15:50:49 来源:胰腺囊肿

年11月8日12:00-13:30,医院胰腺肿瘤MDT团队(胰腺外科、肿瘤内科、肝外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放射科、中西医结合科、核医学科等10个科室共11名教授共同参与)在15号楼3楼多功能厅开展第70期MDT研讨会。

本次MDT门诊,共有9例病例,现选择其中2例进行相应报道。(文末有彩蛋!)

病例1

患者女性,69岁,于年10月26日外院体检时B超发现胰头部可疑囊性无回声区,进一步查上腹部CT发现胰头占位性病变,两肺下叶少许小结节,转移可能。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胸部CT提示两下肺有小结节影,左上肺少许慢性炎症。MRI提示胰头MT,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腹膜后淋巴结肿大。PET/CT提示胰头区低度恶性MT可能,双肺转移不除外。肿瘤抗原CA19-9、CA、CEA均正常。患者发病以来稍有乏力,纳食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科姚秀忠教授阅我院CT和MRI后认为: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膜无增厚,下肺部可见小结节影,不排除肿瘤转移。胰头占位呈囊性变,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与病灶关系密切,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无积液。根据影像学表现考虑为浆液性囊腺瘤可能,但是不排除恶性肿瘤。内镜科张轶群教授认为:胰腺穿刺时,B超提示胰腺肿瘤内部以无回声区为主,有分隔,初步考虑为囊腺瘤。但是穿刺抽得血性囊液,无法排除囊腔是否是肿瘤坏死液化形成,故将囊液送检检测脱落细胞和肿瘤标志物。胰腺外科许雪峰认为:不排除穿刺时刺破囊壁内血管引起血性囊液,故无法通过穿刺所见直接推测肿瘤的良恶性。肺部结节有可能为胰腺肿瘤的转移灶,也可能是肺部原发结节。放疗科吴莉莉教授看过PET/CT后认为:患者胰头区可见低密度灶,与局部血管分界不清,考虑胰头部可能为低度恶性肿瘤。双肺下叶多发类圆形结节,无法判断肺部结节的来源及性质。患者其他部位均未见明显异常。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询问内镜科张轶群教授可否行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肺部结节性质,张轶群教授认为:因肺部结节过小,穿刺成功率不高并询问可否直接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肿瘤类型。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认为:患者胰头囊性病灶性质尚未确定,不排除浆液性囊腺瘤可能。但如何处理,取决于肺部结节的性质,如果是恶性的,不管是原发的还是转移的,胰头的良性囊性病灶目前不需手术处理。建议首先明确肺部结节性质进行下一步治疗。经过讨论专家一致认为:建议先明确患者肺部结节的性质,根据肺结节的性质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病例2

患者右上腹隐痛多年,年12医院查腹部B超示胰腺囊肿可能,未予治疗。近一年来患者仍有右上腹隐痛,餐后上腹部饱胀感,厌食油腻,遂至我院就诊,-10-31验血AFP27.4ng/ml,CA19-.3U/ml,CAU/ml,IgG、IgG4正常。行胰腺MRI示:胰腺IPMN可能;胆囊泥沙样结石;腹部CT示:胰腺IPMN可能,胆总管下段似见增厚伴腹膜后稍大淋巴结,胆总管轻度扩张,胆囊结石。患者病程中胃纳尚可,厌食油腻,两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科姚秀忠教授阅我院影像学资料后认为:胰腺内可见多发囊性病灶,最大者直径1cm左右,与主胰管相通,主胰管扩张为6mm,胆总管扩张且胆囊张力增高,考虑为混合型IPMN。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认为:根据患者影像资料,虽然主胰管扩张仅6mm,但CA19-9明显增高,不排除癌变可能,有手术指征。胰腺外科王单松教授认为:混合型IPMN具有潜在恶性,推荐手术治疗,但本患者胰腺内肿瘤范围较广,且侵犯胰头颈交界处,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保证切缘阴性尤为重要。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认为: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尽管肿瘤范围较大,但仍有保留部分胰腺可能,可以根据术中探查结果,结合术中冰冻,选择合理的切除范围。经过讨论专家一致认为: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经过1个半小时激烈讨论,第70期MDT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感谢与会的诸位教授与护理部的各位同仁,以及患者们的支持。医院胰腺团队将不断努力,优化方案与思路,引进新技术,秉承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方案。

如果您认可中山胰腺MDT的模式,







































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bzzs/1184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