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

时间:2016-10-24 11:37:21 来源:胰腺囊肿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9.2岁,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胰岛素瘤5例,胃泌素瘤2例,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13例患者共发现15个病灶,胰头占3/15、胰颈占1/15、胰体占3/15、胰尾占8/15。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10个,其中混杂密度占6/15。平扫7个病灶局部突出或隆起于胰腺轮廓外。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8个,中度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胰腺期7个病灶强化程度同动脉期。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做出术前诊断可能性较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endocrinetumors,PETs)是指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胰腺及胰周肿瘤。PETs最早于年被Nicholls尸解时发现,曾经被认为是胰岛细胞肿瘤,但是这个称法不再被接受,因为有证据表明它不是起源于胰岛兰格汉斯细胞,而是起源于胰管的多能干细胞。WHO年最新分类中认为所有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都具有不同程度恶性潜能,根据核分裂象和Ki67计数将其分为3级,即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正确认识和评估对患者的治疗计划帮助比较大。笔者搜集13例经穿刺和手术证实的PETs,分析其多层螺旋(MS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果13例PETs患者,共有15个病灶,有2例患者各有2个病灶。15个病灶中,胰头占3/15、胰颈占1/15、胰体占3/15、胰尾占8/15。13例患者胰岛素瘤5例,胃泌素瘤2例,非功能性PETs6例,其中胰腺神经内分泌癌4例。功能性PETs直径约0.5~3.5cm,非功能性PETs直径约1.0~7cm。1例位于胰头病灶伴有胰管扩张(图1)。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误认为胰腺良性PETs。图1胰头神经内分泌癌,CT增强静脉期,主胰管轻度梗阻扩张(白箭)MSCT平扫表现:与正常胰腺组织比较,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10个,其中混杂密度占6/15;病灶局部突出或隆起于胰腺轮廓外7个;3个病灶可见肿瘤内点状或环形钙化。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8个,中等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胰腺期病灶强化程度同动脉期7个,强化程度有所减低8个。15个病灶中均匀强化9个(图2)ABC图2胰颈部PETsA:CT平扫横断位,肿瘤呈等密度;B:CT增强动脉期,肿瘤显著强化,边缘清晰(白箭);C:CT增强后延迟期,肿瘤持续强化,但与周围胰腺强化相近(白箭)不均匀强化6个(图3~图5),其中环形强化2个。均匀强化病灶平均直径约1.8cm,不均匀强化病灶平均直径约4.2cm。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中3例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图3~5),1例伴有肝脏多发转移瘤,平扫呈稍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明显环形强化(图6)。A:CT横断位平扫,肿瘤密度不均,中央大片低密度区图3胰头神经内分泌癌B:CT增强静脉期,肿瘤周边显著环形强化,强化程度高于周围胰腺组织,中央大片无强化区图4胰尾神经内分泌癌,CT增强静脉期,病灶内部强化不均匀;图5胰体部神经内分泌癌,CT增强动脉期沿胰管曲面重建图像,病灶边缘不清晰;图6胰体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CT横断位动脉期,肝内见异常强化转移瘤(白箭)讨论1本组资料15个PETs病灶中,MS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10个,其中混杂密度占6/15。部分病灶较小,特别是功能性PETs,在平扫时和胰腺组织很难区分,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病灶局部突出或隆起于胰腺轮廓外,这种局部突出或隆起的表现是CT平扫发现肿瘤的重要征象。体积较小的PETs往往密度比较均匀,本组5例胰岛素瘤均体积较小,密度均匀。非功能性PETs及神经内分泌癌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功能性PETs,且因发生囊变、坏死、钙化而表现为密度不均匀,与Balachandran等[6]报道一致。由于PETs是富血管肿瘤,所以动态增强扫描的典型表现为动脉期、胰腺期明显强化,平衡期持续强化。体积小的肿瘤更倾向于均匀强化,本组资料5例胰岛素瘤均呈均匀强化;2例胃泌素瘤中1例均匀强化,1例环形强化;而本组体积大的非功能性PETs及神经内分泌癌由于囊性变、坏死、纤维化和钙化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或环形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与文献报道一致[4,6]。本组资料4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有3例出现明显的出血、坏死改变,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同心圆”强化,且出血、坏死区域多在肿瘤中央,与国内学者马小龙等[7]观点一致。对比肿瘤的动脉期、胰腺期图像,本组资料图像明显强化的敏感性动脉期为86%,胰腺期为47%,与文献[4,8-10]大致相符。由此可见增强后动脉期或胰腺期肿瘤明显强化是PETs特征性的CT表现。2虽然PETs没有包膜,不过分化良好的PETs边界清楚,不像胰腺癌。本组资料大部分病灶边境清晰,即使部分体积大的非功能性PETs表现为多结节边缘和肉眼可见的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但大多表现为对周围组织的推移而不是浸润性生长。本组2例分化差的PETs则边界不清。肿瘤较大或靠近主胰管时可以引起胰管阻塞和慢性胰腺炎。本组资料仅1例位于胰头的PETs,由于靠近主胰管对胰管压迫引起胰管轻度扩张。3神经内分泌癌容易发生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包括淋巴和器官转移。PETs的肝脏、淋巴结转移灶也表现为富血供病灶,因而也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6]。肝脏转移瘤通常表现为环形强化。本组资料1例肝脏转移患者表现为平扫多发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与Balachandran等[6]报道相符。本组资料2例出现周边淋巴结转移。本组资料1例神经内分泌癌由于病灶较小,强化较均匀,且没有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误诊为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综上所述,PETs的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与正常胰腺密度差较小,容易引起漏诊,但当胰腺局部轮廓表现为突出或隆起时是CT平扫发现肿瘤的重要依据。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胰腺期明显强化,平衡期持续强化是PETs较特征的影像表现,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PETs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的影像检查方法、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PETs的诊断、分期、治疗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引证本文刘贤伟,张建华,吕伟,等.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胰尾巨大假性囊肿一例[J].肝胆胰外科杂志,,25(6):-.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bzzs/14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