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较长,但是最实用,建议收藏,以便对照。肝病防治指南也简单讲述过,但是没有本文详细。
超声是影像学中最常做的检查,它能较好地显示囊性结构,所以超声是肝脏疾病心脏和血管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也是妇产科疾病最有效、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筛选许多实质性脏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其中介入超声即在超声引导下的各部位的穿刺活检与疾病的治疗,较普通穿刺更安全、有效、准确。目前,普遍采用的超声有B超和彩色多普勒(彩超)两种。
(一)B超在肝病检查中的作用
`在肝脏疾病影像学检查中B超具有快捷简单,检查成本低,对肝脏无伤害,患者没有痛苦,容易接受,所以B超最为常用,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用:它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回声、肝内的结构情况;观察有无管、血管的扩张;观察有无占位性病变、有无局灶性病变;观察有无朐腔积液、腹水及其内是否有分隔;观察有无门静脉栓塞(血栓、癌栓);观察有无血管侧支循环形成。
(二)彩超在肝病检查中的作用
彩超可测定门静脉、肝静脉的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可间接判定肝组织的
改建状况,提示肝动脉是否扩张。彩超可清楚显示肝硬化患者的侧支循环情
况,如检测胃左静脉的内径及血流方向,可预测出血的危险性。彩超所显示的
侧支主要包括:
1、胃左静脉。2、脐静脉重新开放。3、腹壁下静脉增宽。4、脾-肾静脉开放。5、盆腔静脉扩张。
彩超还可检测肝内肿块或局灶性病变的血供状态,特别是肿瘤介人治疗前后的血供状态;可判定介人治疗的疗效;对肝内的囊性病变、门静脉栓子进行良性与恶性的鉴别,以及栓塞程度的判定等。
------分隔线,以下内容非常重要--------------
(三)正常肝脏B超的声像图特征
正常肝脏的B超声像图特征为:肝脏楔形自然形态保持良好;肝脏前方包膜为消晰光滑的轮廓细线,紧贴与腹膜接触部位;肝实质呈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反射;肝内管道结构消晰显示(包括门静脉、肝静脉、肝管和胆总管系统),其管径为正常范围;肝脏质地柔软,边缘形态可因心脏搏动、横膈活动、呼吸运
动的影响而有相应变化。成人正常测定值为:右叶斜径12~14厘米,右叶前
后径8~10厘米,左叶厚度5~8厘米,左叶长度6~9厘米,门静脉主干8~
12亳米,胆总管内径小于或等于4毫米,肝左静脉小于或等于5毫米,肝中静脉5~10亳米,肝右静脉5~10毫米。
(四)肝脏发生病变时B超的描述和声像图特征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不同类型的肝炎B超声像图反映出不同的特征.
1.肝脏弥散性病变肝脏弥散性病变是常见的对肝脏疾病的一种描述,它是指肝脏回声整体性增强、增粗及肝内管道显示不清晰。该类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中毒和代谢性肝病及早期肝硬化等。
2.急性肝炎的声像图特征无特征性改变。肝脾可有轻度增大,肝内回声可稍增粗,但分布均匀。有黄疸时胆囊壁可见双线影。
3.慢性肝炎的声像图特征根据病情轻重主要表现有
1、轻度慢性肝炎,B超捡查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2、中度慢性肝炎B超可见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增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刊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3、重度慢性肝炎
B超捡查可见肝内回声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饨,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4.重型(症)肝炎的声像图特征
重型(症)肝炎时肝坏死声像表现为
1、肝脏萎缩变形,表面呈微细不整,反映肝萎缩的颗粒状改变和皱缩表现。
2、肝实质不规则回声,系散在性大块坏死与残存肝组织的混合反应,表现为网状、斑块颗粒状、地图样或虫蚀样图形。
3、肝内门静脉密集、移位、扭曲和腔径改变,表明肝大块坏死所致支架塌陷,如出现早、表现重且不易恢复,提示预后
不良。
4、腹水。
5.肝硬化的声像图特征早期肝硬化在声像图上与慢性肝病很难鉴别
医院不同时期(有时仅间隔1~2个月)做B超(或彩超)提
示,有时为慢性肝病,有时为肝硬化,因此还应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才能进行
鉴别,如胃镜可观察到的轻度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或血液检查肝功能异常等.
中、晚期肝硬化超声可做出诊断,一般表现为肝脏缩小,肝脏的左右叶比例失
调、肝表面不光滑呈明显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饨,肝实质回
声不均、增强,血管走行不清、门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变细、扭
曲、粗细不均、胸腔积液〈又称胸水)、腹腔积液(又称腹水)、侧支循环形成等。
6.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主耍右以下几种情况:
1、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良性的有单纯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良性囊腺瘤等;恶性的有肝脏囊性癌等。
2、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良性的有血管瘤、炎性病灶及炎性假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肝腺瘤等。恶性的有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转移性肝肿瘤等。
3、肝囊肿。大部分典型的囊肿声像即可诊断,大于5厘米的囊肿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硬化洽疗。
4、肝脓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B超声像图特征,囊壁厚,早期呈低回声,液化呈无回声’恢复期呈强回声可钙化,脏器肿大,可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5、原发性肝癌。其中90%以上为HCC,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弥散型。
(五)B超检查的注意事顶
肝脏B趟常规检查时一般不必做任何准备,但对要显示肝门区结构、肝
硬化患者要空腹检查,以便更好地显示肝脏和肝门部的完整结构。
在做黄疸鉴别诊断时,需要显示胆囊、胆管系统、胰腺等脏器时,B超检查
需空腹8~12小时。
若胃镜和B超同一天检查,需先做B超后做胃镜。如为肝病合并妊娠的
患者在做早孕B超检查前需充盈膀胱饮水~毫升.
必须指出,B超具有简易、准确、快速、无痛苦、成本低等特点,患者容易接
受,成为常见肝病和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但绝大多数急性肝炎B超影像图
正常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低,慢性肝炎B趟声像图为回声增强但也有特
殊性,约60%患者出现脾大,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约70%〉B超与中、
重度慢性肝炎的符合率可达85%。因此,B超对慢性肝病有一定辅助诊断价
值,尤其是对怀疑合并有脂肪肝、早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以及其他肝、胆、胰增生物与占位性病变,B超(尤其是彩超)检查则有很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本文来源-肝脏养护与肝脏疾病防治-马国柱马坚波主编
随手转发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