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检查(上)
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视诊
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称腹水,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扁而宽,称为蛙腹,但除因肥胖、腹壁皮下脂肪明显增多,脐凹陷外,因腹腔内容物增多所致者腹壁无增厚,受腹压影响使脐凸出。
腹直肌外缘没有相对薄弱区域,一般不出现疝。
腹白线处发生的疝为白线疝;
脐部发生的疝为脐疝;
手术切口处发生的疝为切口疝。
腹股沟部发生的疝为直疝或斜疝。
患有腹壁疝的患者,仰卧作屈颈抬肩动作时,腹壁肌肉紧张、腹压增加时,应可见到局限性膨隆。卧位时,可见腹壁肌肉局限性凹陷。
局限性搏动见于腹主动脉瘤和肝血管瘤。
腹部平坦见于正常人。
局限膨隆随腹式呼吸而移动见于腹部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肿块等。
仰卧位作屈颈抬肩动作时,全腹壁明显凹陷常见于恶病质、膈麻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膈疝等。
腹直肌分裂常见于腹壁局限性凹陷,于立位或加大腹压时,局部反而膨出。
结核性腹膜有炎典型的腹部体征是蛙腹,当腹水量过多或腹膜炎症浸润时,腹部可呈尖凸型,称为尖腹。
腹部视诊时,腹部膨隆常见于肥胖、妊娠等生理情况或腹水、巨大肿瘤等病理情况。中年人常见腹部饱满而不是腹部膨隆。
健康成年人,腹部平坦。肥胖者腹部饱满,因为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
小儿腹部外形较饱满,因为小儿胃肠发育早于骨骼。
消瘦者腹部低平,因为消瘦者腹部皮下脂肪少。
右侧胸腔积液时,心脏向左侧移位,心尖搏动左移,一般不会见到腹部搏动。
腹主动脉瘤和肝血管瘤时,上腹部搏动明显。
二尖瓣狭窄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心脏向左侧移位,心尖搏动左移,一般不会见到腹部搏动。
腹主动脉瘤和肝血管瘤时,上腹部搏动明显。
二尖瓣狭窄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右心室增大,亦可见明显的上腹部搏动。
当患者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可见腹壁静脉常以脐为中心流向四方,外观可呈水母状,是由于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的缘故。
脐水平线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下而上,脐水平线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是正常情况下上、下腔静脉的回流情况。
脐水平线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下而上,脐水平线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下而上为下腔静脉阻塞时。
上、下腔静脉回流系统之间侧支循环建立、开放,下腔静脉回流系统的血液经侧支循环回流入上腔静脉系统。
脐水平线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脐水平线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为上腔静脉阻塞时,上、下腔静脉回流系统之间侧支循环建立、开放,上腔静脉回流系统的血液经侧支循环回流入下腔静脉系统。
带状疱疹可以出现一侧腰部或腹部的疱疹,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
皮肤皱褶处、腹股沟、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淀最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多为全身性色素沉淀,系垂体ACTH、黑素细胞刺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腰部、脐周或下腹部皮肤呈蓝色,多见于伴腹腔内大出血的疾病,如急性重型胰腺炎、宫外孕破裂等。
腹部散在点状深褐色色素沉着常见于血色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铁负荷过多所致。
下腹部和髂部淡蓝色、粉红色或白色条纹是妊娠纹,系皮肤的弹性纤维层损伤或断裂所致,一旦出现就不会消失。
听诊
胰腺属于腹膜外位器官,周围没有腹膜覆盖。当发生胰腺炎时,炎症可扩散至腹腔,但不造成粘连,深呼吸时不会听到摩擦音。胰腺炎坏死为液化性坏死,没有纤维素渗出。
脾梗死、脾梗死致周围炎、肝周围炎、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时,由于炎症粘连,在深呼吸时,听诊均可闻及摩擦音。
叩诊
肝上下径间距离,是指在右锁骨中线上所叩的肝界,其正常范围应是9~11cm。
空腹时,胃泡鼓音区增大。
胃泡鼓音区明显缩小或消失可见于中、重度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大,也见于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移动性浊音是指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移动的现象,检查方法为:先让患者仰卧,从中间向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不动,让患者右侧卧再叩诊,如果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这是发现有无腹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巨大卵巢囊肿时,由于肠管被卵巢囊肿压挤至两侧腹部。患者仰卧时浊音常在腹中部,鼓音区则在腹部两侧。
尺压试验可鉴别巨大卵巢囊肿与腹水,即当患者仰卧时,用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医师两手将尺下压,如为卵巢囊肿,则腹主动脉的搏动可经囊肿壁传到硬尺,使尺发生节奏性搏动;如为腹水,则搏动不能被传导,硬尺无此种搏动。
肾囊肿时,病变局限,肋脊角处无明显叩击痛。
正常时肋脊角处无叩击痛。当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时,肾区有不同程度的叩击痛。
大量腹水患者会出现腹部胀大,由于肠管漂浮在上,因此腹水形成的浊音区弧形上缘凹向脐部。
膀胱胀大由膀胱内尿液充盈导致,此时可在耻骨上方形成一个圆形浊音区,此区弧形上缘凸向脐部,排尿后可转化为鼓音区。
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均可在耻骨联合上缘形成浊音区,三者形成的浊音区均是凸向脐部。
英文
costalmargin
xiphoidprocess
upperabdominalangle
umbilicus
anteriorsuperioriliacspine
lateralborderofrectusmuscles
midabdominalline
inguinalligament
pubicsymphysis
costovertebralangle
rightupperquadrant
rightlowerquadrant
leftupperquadrant
leftlowerquadrant
righthypochondriacregion
rightlumbarregion
rightiliacregion
epigastricregion
umbilicalregion
hypogastricregion
lefthypochondriacregion
leftlumbarregion
leftiliacregion
abdominaldistension
ascites
frogbelly
apicalbelly
pneumoperitoneum
abdominalconcavity
scaphoidabdomen
portalhypertension
caputmedusae
gatralpattern
intestinalpattern
peristalsis
Addisondisease
Grey-Turnersign
Cullensign
bowelsound
Cruveilhier-Baumgartensyndrome
frictionsound
scratchtest
Traubespace
shiftingdullness
puddlesign
rulerpressingtest
Quantum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