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第三站临床答辩高频真题1

时间:2016-11-25 21:39:49 来源:胰腺囊肿

考点1★★★中年男性,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值小于正常的意义。(,,,)

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g/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属于贫血。 

贫血分为四级,轻度:男性低于g/L,女性低于g/L但高于9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重度:低于30g/L,贫血可分为三类: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②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③失血,如各种失血性贫血。

考点2★外周血红蛋白增高的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绝对性红细胞增多:①继发性: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病理性增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②原发性: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考点3★★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的意义。(,)

1.反应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①感染: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等,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某些寄生虫感染(急性血吸虫病、肺吸虫病);②严重组织损伤:如较大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后较常见;③急性大出血、溶血:如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急性溶血等;④其他:如中毒、类风湿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2.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考点4★★★淋巴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②某些血液病,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考点5★★★血沉65临床意义。(,,)

血沉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血沉65为血沉加快。

多见于:①各种炎症,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②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骨折等;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⑤贫血。

考点6★尿比重降低的临床意义。()

尿比密减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和肾小管间质疾病等,肾实质严重损害出现等张尿,比重固定,常在1.左右。

考点7★★★成年女性,尿酮体++的临床意义。(,,)

尿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呈强阳性反应,妊娠呕吐、重症不能进食等也可呈阳性。

考点8★尿比重1.,无多饮临床意义。()

肾实质严重损害出现等张尿,比重固定,常在1.左右。

考点9★尿常规,红细胞36/HP,提示什么。()

离心后的尿沉渣,若红细胞>3/HP,尿外观无血色者,称为镜下血尿,尿内含血量较多,外观呈红色,称肉眼血尿,多形性红细胞大于计数的80%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多形性红细胞<50%,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泌尿系统肿瘤、肾结石、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等。

考点10★红细胞管型临床意义。()

红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考点11★★★腹痛黏液脓血便,便中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提示的临床意义。(,,)

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 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在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呈黯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

白细胞 大量白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红细胞 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可见,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

考点12★★★大便隐血试验的意义。(,,)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隐血试验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故本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消化道肿瘤的普查、初筛和监测均有重要意义。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口腔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被咽下后,可呈阳性反应。

考点13★小三阳的化验单,临床意义。()

HBsAg、抗-HBe及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已降低。

考点14★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意义。()

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

考点15★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意义。()

1.HBsAg及抗-HBs测定 

HBsAg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HBsAg是感染HBV的标志,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抗-HBs一般在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见于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对HBV已有了免疫力。

2.抗-HBc测定 

抗-HBc不是中和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可靠指标,主要有IgM和IgG两型,抗-HBcIgM是机体感染HBV后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较高,抗-HBc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并提示有强传染性,抗-HBcIgG阳性高滴度,表明患有乙型肝炎且HBV正在复制,抗-HBcIgG阳性低滴度,则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标,可在体内长期存在,有流行病学意义。

3.HBeAg及抗-HBe测定 

HBeAg阳性表示有HBV复制,传染性强,抗-HBe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它意味着HBV大部分已被清除或抑制,是传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抗-HBe并非保护性抗体,它不能抑制HBV的增殖,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HBsAg、抗-HBe及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已降低。

考点16★γ-GT增高的临床意义。()

γ-GT增高见于:①肝癌。②胆道阻塞。③肝脏疾病: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γ-GT正常,若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γ-GT可明显升高。

考点17★★总胆红素升高,以结合为主的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

胆红素升高的意义:①溶血性黄疸:STB、UCB增高,主要以UCB增高为主,CB/STB<20%。见于新生儿黄疸、溶血性贫血,如蚕豆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②肝细胞性黄疸:STB、UCB、CB均增高,CB/STB为20%~50%。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等。③阻塞性黄疸:STB、CB增高,主要以CB增高为主,CB/STB>50%。见于胆石症、胰头癌、肝癌等。

所以,总胆红素升高,以结合为主可见于胆石症、胰头癌、肝癌等。

考点1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ALT:10~40U/L。

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检测项目。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显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考点19★谷草转氨酶mmol/L临床意义。()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AST:10~40U/L。

谷草转氨酶升高可见于:

(1)肝脏疾病 ①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检测项目。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显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②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③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④肝内、外胆汁淤积。⑤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增高,ALT轻度增高。

(2)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4~5天后恢复正常。

(3)其他疾病 骨骼肌疾病、肺梗死、肾梗死等转氨酶轻度升高。

考点20★成人抗HBs的意义。()

抗-HBs一般在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见于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对HBV已有了免疫力。

考点21★★★尿酸增高意义。(,,,)

血清尿酸增高可见于:①UA排泄障碍,如急慢性肾炎、肾结石、尿道梗阻等;②UA生成增加,见于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③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④药物影响如吡嗪酰胺等。

考点22★中年女性,空腹血糖<2.5mmol/L,考虑有什么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3.9~6.1mmol/L(70~mg/L)。

空腹血糖<2.5mmol/L,为低血糖。

病理性血糖降低见于:①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胰岛素注射过量等;②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③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重症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④其他,如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等)、急性乙醇中毒、特发性低血糖等。

考点23★★女性,空腹血糖8.0,可能的疾病。(,)

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3.9~6.1mmol/L(70~mg/L)。

空腹血糖8.0,为高血糖。

病理性高血糖见于:①各型糖尿病;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④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泼尼松等;⑤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肝病、重症胰腺炎、胰腺癌等;⑥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等。

考点24★以女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5,需要了解近三个月的血糖情况,要做什么试验室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采血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所以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考点25★★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参考值]HBA1c4%~6%,HBA15%~8%。

[临床意义]可反映采血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1.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HBA1c增高提示近2~3月糖尿病控制不良,HBA1c越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检测指标。

2.筛检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3.鉴别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的HBA1c增高,而应激性糖尿病的HBA1c正常。

4.预测血管并发症 HBA1c>10%,提示血管并发症重。

考点26★★男性成人OGTT实验9.2mmol/L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空腹血糖(FBG)≤6.1mmol/L,口服葡萄糖30~60min达高峰,峰值≤11.1mmol/L,2小时血糖7.8mmol/L,3小时回复到正常水平。全部尿糖定性试验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受损(IGT),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肥胖症等。

考点27★★★总胆固醇(TC)6.78mmol/L意义。(,,)

合适水平TC<5.20mmol/L,边缘水平5.23~5.69mmol/L,升高TC>5.72mmol/L。

总胆固醇6.78mmol/L,为总胆固醇升高。TC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TC者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TC升高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等。

考点28★★女性,甘油三酯0.17mmol/L,有什么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参考值为0.56~1.70mmol/L。

甘油三酯0.17mmol/L为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考点29★★低密度脂蛋白4.18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为合适范围,3.15mmol/L~3.61mmol/L为边缘性升高,>3.64mmol/L为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

考点30★血清钠mmol/L的临床意义。()

血清钠参考值:~mmol/L。

血清钠mmol/L为降低,临床上多见于:①胃肠道失钠,如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流等;②尿钠排出增多,见于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应用利尿剂治疗等;③皮肤失钠,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及创伤等;④抗利尿激素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及右心衰竭等。

考点31★血清钾是6.7mol/L的临床意义。()

血清钾参考值:3.5~5.5mmol/L。

血清钾是6.7mol/L为升高,见于:①肾脏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②摄入或注射大量钾盐,超过肾脏排钾能力;③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④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时大量细胞内的钾转移至细胞外。

考点32★★血清钾小于2.66的临床意义。(,)

血清钾参考值:3.5~5.5mmol/L。

血清钾小于2.66为降低,见于:①钾盐摄入不足,如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②钾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考点33★★血清氯化物77mmol/l的临床意义。(,)

血清氯化物参考值:96~mmol/L。

血清氯化物77mmol/l为降低,低钠血症常伴低氯血症。但当大量损失胃液时,以失氯为主而失钠很少,若大量丢失肠液时,则失钠甚多而失氯较少,低氯血症还见于大量出汗、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引起氯离子丢失过多。

考点34★★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1.心脏疾患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数小时即开始增高,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②心肌炎。

2.骨骼肌病变与损伤 如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

3.其他 心脏或非心脏手术及心导管术、电复律等时,均可引起CK活性升高。

考点35★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意义。()

1.肝胆疾病 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时LDH显著升高,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多数肝胆疾病也常有LDH的升高。

2.急性心肌梗死。

3.其他疾病 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骼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胰腺炎、肺梗死等均有LDH的升高。

考点36★★★血清淀粉酶临床意义。(,,)

参考值:血清~1U/L。

淀粉酶为升高,见于: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等AMS也升高;②胰腺癌;③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胆管梗阻、急性胆囊炎等。

考点37★胰腺炎,应当做那些实验室检查。()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应检查淀粉酶。

考点48★★★抗链球菌的结果为U,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ASO<U。

抗链球菌的结果U为升高,ASO升高常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扁桃体炎、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考点39★★★类风湿因子1:40的临床意义分析。(,,,)

类风湿因子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血清稀释度<1∶10。

类风湿因子1:40为阳性,可见于

(1)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RF阳性率为80%,且滴度常超过1:。

(2)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RF也可阳性,但其滴度均较低,有1%~4%的正常人可呈弱阳性反应,尤以75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

考点40★★★甲胎蛋白的检查意义。(,,)

1.原发性肝癌 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50%患者AFP>μg/L,但也有部分病人AFP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AFP可升高(常<μg/L)。

3.妊娠 妊娠3~4个月后,AFP上升,7~8个月达高峰(<μg/L),分娩后约3周即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有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4.其他 生殖腺胚胎性肿瘤、胃癌、胰腺癌等血中AFP也可增加。

很多没有报名田磊老师乐学医考实践技能必过直播班的同学都很好奇必过直播班到底怎么讲,讲什么?

今天我们发福利,请大家试听下技能直播课——内有田老师解析最新所谓“杭州会议”考试传闻和最新考题评分标准呦!

还等什么,赶紧听听吧,为了帮助身边的小伙伴们,快转发的你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jbwh/2248.html
热点排行
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其死亡率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了解些胰腺癌……【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