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HPBA2017速递胰腺囊性疾病

时间:2017-9-2 9:36:43 来源:胰腺囊肿

年6月9日,第六届亚太肝胆胰学会学术大会(A-PHPBA)继续在日本横滨进行。上午主题为“OptimalManagementofPancreaticCysticNeoplasm”的专题学术会集中讨论了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治,笔者受益良多。本文拟就该专题作一简述,与各位同行共飨。

众所周知,胰腺囊性疾病(PCN)种类繁多,包括炎性肿块、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不同PCN的治疗原则及预后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种PCN也存在不同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又截然不同。如何更好地鉴别不同类型的PCN,如何更好地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及如何治疗、何时治疗成为PCN诊治的焦点话题。该会议即聚焦于当下PCN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内容,分述如下:

本次专题会的主席是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Jin-YoungJang教授及来自日本千叶大学的MasayukiOhtsuka教授。首先,Jin-YoungJang教授做了题为“OptimalandCustomizedManagementofPancreaticCysticNeoplasm”的演讲。Jang教授认为,虽然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微小PCN(直径2cm)的鉴别诊断目前仍是一大挑战,但只有尽可能地明确诊断才能避免无谓的手术。尽管浆液性囊腺瘤基本无恶变风险,若生长较快、导致临床症状也应积极手术。针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他提到具有担忧特征(worrisomefeature)但无高风险特征(highriskstigmata)的IPMN5年癌变率仅4.1%。近期提出的IPMN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有助于筛查癌变高危人群,对于低危病人可密切随访。另外,他的演讲中的也提前透露了国际胰腺病组织(IAP)PCN诊治指南的更新。年的更新内容具体如下:(1)担忧特征(worrisomefeature)加入了两个新的指标,其一为肿块生长速度≥2mm/年,其二为血清CA19-9升高;(2)高风险特征(highriskstigmata)做了修订,“强化的壁结节”要求直径≥5mm才能归为“高风险特征”。

接下来,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Haghighi教授作了主题为“ManagementofPancreaticCysts”的演讲。他重点讲述了不同类型PCN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在与听众的讨论中阐述了自己对于囊液生化分析在黏液性囊腺瘤(MCN)及IPMN鉴别诊断中的个人见解。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Furukawa教授的演讲主题为“Pathobiologyof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NeoplasmsofthePancreas”。他指出IPMN的GNAS及KRAS基因突变率很高,GNAS基因突变与IPMN的分型相关。GNAS基因突变可上调黏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可成功诱导条件性基因修饰小鼠发生IPMN。该研究结果提示GNAS基因突变在IPMN的发生及分型中起到重要作用。接下来,日本千叶大学的Kagawa教授作了“Surgicalindicationandpostoperativeout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nzzd/103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