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这些因素导致急性胰腺炎千万不

时间:2020-8-24 20:07:00 来源:胰腺囊肿

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总体病死率约为5%[1]。

急性胰腺炎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临床体征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重症者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

急性胰腺炎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额费用的特点,是严重并常见的急腹症,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严重程度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回复,病死率极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除了具备轻症患者表现,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可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不能自行恢复),若不能及时规范治疗,会有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倾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则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病死率极高,为36%~50%[2],若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

在我国,胆道疾病(胆石症及胆道感染等)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胆源性胰腺炎占50%以上;其次是酒精性急性胰腺炎;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日渐增多,且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需引起重视,有超越酒精性AP成为第二大病因的趋势;其他病因,如胰管阻塞(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十二指肠降段疾病(球后穿透溃疡、临近十二指肠乳头的憩室炎),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可继发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炎衣原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外伤性,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近年来,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腹部手术后等医源性因素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2]。

疾病本身以及相关后遗症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如何更好地预防急性胰腺炎成为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nzzd/1340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