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及其意义前言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量的差异。肿瘤标志物大多无器官特异性(广谱标志物),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标志物。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其原因是其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肿瘤标志物的产生还受到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等。因此,仅凭对某一种标志物的检测或某一次检测结果是很难做出判断的。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某一肿瘤,有利于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而对肿瘤标志物的连续动态监测将有助于良、恶性疾患的鉴别,还可提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判断预后及疗效。对于服用中药保守治疗的癌前期患者与中、晚期肿瘤患者,监测相关肿瘤标志物,对于观察判断疗效与转归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1.甲胎蛋白正常参考值:血清0~25μg/L。
临床意义:①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71%的患者AFP>μg/L。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μg/L。③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AFP可见升高。④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μ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若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2.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血清<5μg/L。临床意义:①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②CEA连续随访检测,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③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④98%的非吸烟健康者血清<5μg/L,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μg/L。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参考值:<40μg/L。临床意义:①前列腺癌手术后,PSA可逐渐降至正常,若手术后PSA浓度不降或下降后再次升高,应考虑肿瘤转移或复发。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清PSA水平也可升高,但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③约有5%的前列腺患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升高,但PSA在正常水平。
4.糖链抗原19-9(CA19-9)正常参考值:血清<37U/ml。临床意义:①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血清CA19-9浓度可达40万U/ml,阳性率约为74.9%。②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肝癌阳性率约为64.6%。③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CA19-9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5.糖链抗原50(CA50)正常参考值:血清<24U/ml。临床意义:①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血清CA50升高,特别是胰腺癌患者最为明显。②肝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也可见CA50升高。③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现象。
6.癌抗原(CA)正常参考值:血清<35U/ml。临床意义: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复发时,CA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③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④在胸腹水中发现有CA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⑤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也有CA升高的可能。
7.癌抗原15-3(CA15-3)正常参考值:血清<28U/ml。临床意义:①乳腺癌患者常有CA15-3升高,但在乳腺癌的初期敏感性较低,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②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
8.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正常参考值:血清<5μg/L。临床意义:①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期的加重而增高。②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本文摘自好大夫李思源医师个人主页,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白癜风能治好治好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