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藥三品,神与气精。
身心相合之道—大理瑜伽静修
朋友们,尽管我每年的线下静修课程少之又少,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协助个体转化的课程。我相信真正的转化来自于内心深处,当然这离不开神经系统的重塑。志趣相投的朋友们相聚一堂,瑜伽、吐纳、音乐、欢笑、静心、写作、烹饪、郊游….加上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共同组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疗愈场域。在这样的环境下,紧绷神经系统自然的松弛下来,开启修复充电模式。每次静修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学员面相的变化:几乎所有人都从课程开始前的焦虑紧张的“欠债脸”变成轻松喜悦的“招财猫脸”。让我们一同在苍山洱海间返朴归真,澄心宁神。
听不到内心声音的人,
如浮萍入水,随波逐流。
如你想按活出自己
需斩断外在诸缘,屏蔽外界“噪音”,静听心音。
方可一切随心
缘起:从瑜伽理疗到瑜伽疗愈的转变
年一富豪入京看病,他有较严重的胰腺囊肿。一年之前他曾患过此病,有幸遇到一位藏地活佛,用藏药将其治好。其后他继续饮酒,应酬,肥甘厚味百无禁忌,这次复发令其更为痛苦。此次北京之行中他看了三个人,分别是一个印度顶级的阿育吠陀医师,一个中国顶级的中医,和一个瑜伽理疗师。三个人了解其症状及日常生活习惯后,阿育吠陀老师给他开了些对症的草药,中医老师帮他点穴扎了针,瑜伽理疗师教了他一套养生功法和呼吸吐纳。最后三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建议这位富豪要改变饮食习惯、生活起居、以及不良的情绪和思维模式,因为这些才是真正的病因所在,那个囊肿不过是结果。如果只摘其果,忽略其因,那么在机缘成熟时会产生新的“果”,这也是为何他在被活佛“治愈”后又产生同样的问题!可惜的是,那位富豪一听说不能像原来那样喝酒吃肉,顿时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又寻找那位游方四海的活佛去了……(注:笔者是故事中的瑜伽理疗师。)
理疗是一个人“由外向内”的改变,比如以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为例。那么在这样的关系当中,通常的状态是师者占主导,他会告诉同学你该怎么做,你该如何吃,注意哪些生活细节,你该做什么调理,等等。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到疗愈的过程中。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转变不多,他的思维方式,情绪习惯,心智模式都没有改进。而疗愈则完全不同,疗愈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者的角色是唤醒者、支持者和陪伴者而不是原来的主导者和控制者,真正改变的主体是学生本身,这样的过程会帮助学生唤醒“内在的老师”,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历程。向内在去探求,向内在去觉察,找出自己在过往生命当中的肉体模式、能量模式以及心智模式上所有这些问题和结点,通过瑜伽疗愈做出一系列的清理和突破,就像我们的电脑,手机,有些软件需要定期升级一样,那么我们的诸多身心模式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很多模式限制我们身体、情绪以及思维,如不做出调整,这些问题会一直影响着我们,
静修课程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之纲要,通过瑜伽、道家及现代心理学的技术手段来引导练习者提高自知自觉自省的能力以及疗愈最为关键的自愈力!静修课程不单是知识层面的传递,更是建立身心沟通的场域,让大家敞开心扉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跟随内心的指引,走上身心合一的疗愈进化之路!
通过瑜伽+中医+道家+心理学等各种方法改變人体的空間,压力,温度,循环速度,頻率,脑波,呼吸,心跳,细胞脉动、神经回路模式。
课程概要:
1、瑜伽疗愈基础理论---道法术器,顺瓜摸藤
2、生物力学动态平衡原理在瑜伽疗愈中的应用
3、瑜伽疗愈体式练习原则总纲:
创造空间,促进循环,激发内呼吸
4、瑜伽疗愈体式的个性化设计及调整方法
5、经络综合评估----十二正经+任督二脉
6、呼吸控制法在瑜伽疗愈中的运用
7、瑜伽休息术及冥想在瑜伽疗愈中的运用
8、補元三式:推心炽腹,通元既济,仙人揉腹
9、道家打通经络的方法导引术
10、道家培补元阳的站桩功法
11、信念系统清理升级的法门
12、身心相合的瑜伽疗愈课程设计方案
(重新学会像孩童一样恣意的玩耍...)
你实现梦想所需的时间,即是调频所需的时间。
你疗愈自己所需的时间,即是调频所需的时间
课程时间:9月21-25日
大理静修特色项目:
9月22日上午
Part1:慢步苍山,静心观息,感受自然,觉知内在。
Part2:在自然放松的情境中开启自然人声。
9月24日下午
17:30~美食艺术家欢送晚宴
20:00~自然艺术倡导者陈志鹏自然音乐会
9月25日
下午参观白族手工扎染工作坊并可以参与制作
疗愈是要开心的,开心是要全方面的,怎么少的了吃呢?
课程导师:唐一杰
中国首位国际瑜伽大会授课老师
巴釐島國際瑜伽節授課教師
香港瑜伽大會授課教師
中印瑜伽峰會瑜伽宗師BKSIyengar特邀翻譯
一傑老師在瑜伽求學道路上非常幸運,得到瑜伽宗師BKSIyengar點撥信任,跟呼吸控制法大師Tiwarij工作學習、與阿育吠陀醫師Jagdish,理療瑜伽師Veronica、心瑜伽大師MarkWhitwell,催眠大師StephenGilligan等多位世界名師交流學習.在近十年的瑜伽之路上為百餘位國際名師翻譯,在此過程融百家之長,兼收並蓄,漸悟瑜伽之道。自年到年,數度成功率瑜伽旅學團赴印度潛心鑽研傳統瑜伽及阿育吠陀。
在瑜伽研究練習同時,一傑老師還廣泛閱讀大量中醫經典書籍,隨中醫名師系統學習伸筋整脊,道醫臟腑導引按摩理論及實踐,拜謁太極名家參悟上古修身養性之法,多次前往道家名山跟隨多位明師學習道家傳統養生文化;以瑜伽為基整合國學精髓,探索獨到的東方養生系統理論.
客座导师:陈志鹏
自然音乐发起人自然感知艺术倡导者·
曾被中国音樂学泰斗田青先生誉为“天籁之音”“
真正回归本质的音乐”的自然音乐发起人自然感知艺术倡导者
陈志鹏先生祖籍成都,成长在河套及雁北地区,自幼随父研习中国书画,常随其采风讲学。系统学习中外视觉艺术,九十年代中期移居北京,在中美附中、中央美院学习。其间,一些作品被私人收藏。
95年开始研习音乐,常在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原生态地区采风,感悟自然、人文与艺术。倡导自然感知艺术,年开始移居云南,发起并全身心投入"自然音乐""自然感知艺术"的探索、实践和活动。06年在成都设自然艺术纪录片工作室,年起和同仁们共同协作"自然养育",创办“自然音乐中心”。倡导人与自然的平衡、融合、回归,尊重并学习自然,返本归真。
曾受邀参加和合作于"法国艺术节"、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音樂會、“雪山音乐节”、英国BBC世界音乐周、"香港艺术节"、"古代之神音乐节""中德艺术节";"壹基金""现代传播""南方报业""中华吟诵周""中日公益伙伴"等;在几部国内外艺术电影做主演并制作音乐。长年与一些国内外民族及世界音乐个人及团体合作、交流。
住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