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耗材南微医学

时间:2021-3-3 3:22:59 来源:胰腺囊肿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020/5777828.html

-1-

科创新秀——南微医学

南微医学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其产品和服务面向全球医疗机构,自成立至今已有20年,公司逐步由非血管支架单产品研发到形成三大技术平台,包括:内镜诊疗技术、肿瘤消融技术和EOCT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其中,两大主营业务分别是内镜诊疗技术和肿瘤消融技术,而EOCT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尚未上市。

1.1股权结构近期无大变化,尚无控股股东

最近两年,该公司股东及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隆晓辉先生及其控制的第一大股东微创资询合计持有32.15%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中科招商持有30.18%的股份,第三大股东Huakang持有30.52%的股份。其中,隆晓辉及其控制的微创资询与中科招商均持有30%以上的股份,但持有比例接近,第一大股东无明显持股优势。目前,公司并无控股股东。

图1-1: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金雨茂物

1.2高水平运营团队

目前,该公司董事会共有9名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董事长1名。有5名高级管理人员,有6名核心技术人员。在以上提到的公司核心成员中,大多是在医疗器械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多年工作,且学历背景、管理经验等履历优秀,部分高层还同时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工作得奖者。管理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展经营,更能发挥其技术优势。

表1-1

姓名

职务

工作履历

董事

隆晓辉

董事长

南大在职研究生;

先后任职于南京钟厂、南京市公安局、东方企业集团海宁公司、康富来有限公司、南京昌泰公司;

-任江苏中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任江苏中天龙董事长、总裁;

-任南微有限董事长;

至今任南微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冷德嵘

董事、

总经理

本科;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士学位;

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1项,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1项,欧洲专利1项,中国使用新型专利20项,曾主持省部级科技项目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任职于昆明手扶拖拉机厂、江苏周林频谱公司;

联合创办南京微创医疗产品有限公司。

-历任南微有限董事、副总经理、总经理。

至今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常青

董事、

副经理

美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学位,美国阿克隆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作为发明人先后获得美国发明专利5项,曾主导多项新产品研发、上市、临床合作项目。

-,任Sigma-AldrichCo.,Ltd.化学工程工程师;

-任BostonScientificCorporation高级研发工程师、过程工艺部经理;

-任InterplexIndustries,Inc.技术总监以及其下属子公司AnreiMedical(Hangzhou)Co.,Ltd.副总经理。

-担任微创技术顾问。

至今担任MTU总经理。

至今任本公司董事、研发及业务拓展副总经理。

张博

董事、

副经理

本科学历;

先后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富源实业有限公司;

-历任RADIONICS、TycoHealthcare、MediforceTechnologieslimited大中华区培训师及推广主管、产品线全国管理经理;销售总监、产品推广总监;

-任AnreiMedical(Hangzhou)Co.,Ltd副总经理、销售总监;

-任南微有限副总经理;

至今任本公司营销副总经理;

至今任本公司董事。

张财广

董事

博士研究生学历;

先后任职于基建工程兵51团、北京城建四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公司;

-任北京城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证券部副部长;

-任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证券部经理;

-任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计你助理;

-任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至今任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至今张财广任本公司董事。

周志明

董事

硕士研究生学历;

-担任美国DexterSpecialtyMaterialsHKLTD.销售工程师;

-任香港BelongingsHKLtd总经理助理;

-任北京典通汇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任北京瑞禧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任阳光(中国)控股有限公司(HK)CFO兼联席公司秘书;

至今任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HK)总审计师兼总裁助理;

至今,任本公司董事。

戚啸艳

独立

董事

博士研究生学历,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

曾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长期从事会计学、税收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及主持在研三十多项国家级、升级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在《会计研究》等国家重要刊物上均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年10月至今,任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年3月至今,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刘俊

独立

董事

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历任南京师范大学助教、讲师;

-刘俊历任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副教授、教授;

-挂职于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任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至今,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楼佩煌

独立

董事

硕士研究生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历任南京航空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

-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部长、教授;

-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院长、教授;

至今,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教授;现兼任江苏省金属板材料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物流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至今,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高管

冷德嵘

董事、

总经理

——

李常青

董事、

副总

经理

——

张博

董事、

副总

经理

——

苪晨为

副总

经理

财务

总监

本科学历,注册会计师;

-任江苏公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

-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师;

-历任天合光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任南微有限财务总监。

-任本公司财务总监。

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施晓江

董事会秘书

硕士研究生学历;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局科技处随员、IBM中国有限公司职员、凯德商用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经理;

-任美国PICA公司中国区总监;

-任北京财富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投融资总监;

-任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至今,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

核心技术人员

冷德嵘

董事、

总经理

——

李常青

董事、

副总经理

——

奚杰峰

首席科学家

博士学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测控学士学位、光学工程硕士学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作为发明人先后获得发明专利3项;曾先后主持多分省时级科技项目;

年7月至今,任本公司首席科学家;

年,奚杰峰获得美国西贝尔学者;

年入选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

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宁

质量法规总监

本科学历,中级质量工程师;

-历任南京万福金安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研发主管;

加入南微有限,历任质量工程师、体系主管、质量经理、运营部经理、采购经理、质量总监、法规经理,

年至今,任本公司质量法规总监。

韦建宇

转化医学部资深工程师

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作为发明人先后获得了17项发明专利;

-任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任南京强通机械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施利博格(南京)数控磨床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

加入南微有限,任转化医学部资深工程师。

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潘长网

支架产品部质量法规经理

硕士研究生学历,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硕士学位;医药公衡中级职称,从事公司非血管腔道系列支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作为发明人先后获8项专利。

加入微创有限,历任工程师、技术部副经理、运营部技术主任、江苏省微纳生物一笑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及江苏省非血管腔道内支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

至今,任本公司支架产品部质量法规经理。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金雨茂物

1.3高学历员工占比相对较小,但拥有健全的薪酬体系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其员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截至年12月31日,该公司境内及境外员工总数为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占比21.3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19%,而大专及以下的员工占比为68.42%。从这些数据来看,公司该学历水平员工相对比较少,这其中可能是由于该公司有将近47.3%的员工是在生产和仓储岗位。

目前,该公司人均薪酬高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且近年来总体上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该公司拥有相对健全的薪酬体系。

1.4科研创新实力强,核心产品竞争力大

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的企业之一,在微创诊疗领域具有较高科研创新实力,不仅获得国家科技奖多项,还多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不少发明专利。

表1-2公司主要获奖相关情况

项目或者证书

数量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项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3项

国内外发明专利

36项

国内三类及二类注册证

二类注册证:28项二类注册证:46项

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公司研发人员代表控股子公司康友医疗获得。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金雨茂物

公司的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产品应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包含六大子系列产品,为内镜诊疗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可携带I放疗粒子支架技术被评为世界首创;肿瘤消融产品设备主要用于对肿瘤进行精准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领域已成为主流的医疗方法之一;EOCT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主要与内镜配合使用,用于早期癌症筛查和手术规划。目前,EOCT技术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同时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该产品有望成为“无创光学活检”主要治疗手段。

1.5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业绩增长良好

公司内镜诊疗技术产品系质量高、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了内镜诊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作用。自有品牌在国内拥有多年的自主销售经验,建立巩固和广泛的销售网络。目前,公司产品销售至全国2,医院,医院覆盖率达到了55%以上。

此外,公司多项产品通过美国FDA批准和欧盟CE认证,通过在美国和德国设有子公司,以OEM/ODM的销售形式,海外市场辐射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该公司整体营收实现.93万元。营业收入组成中,从地区上来看,境外营业收入占比为55.3%,高于境内营业收入的44.7%,国内国际双向路线发展良好。

从产品组成来看,自产产品占比为99.4%,该比例远高于代理产品营业收入,该公司拥有比较好的产品线,不依赖其他品牌来维持销量。年的自有产品中,除了微波消融设备这一类产品为负增长之外,其余产品类的营业收入均有实现增长。

表1-3年主营业务收入组成分析

产品/业务

金额(单位: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43

1、自产产品

.91

止血及闭合类

.82

活检类

.1

扩张类

.08

ERCP类

.7

EMR/ESD类

.3

EUS/EBUS类

.74

微波消融针

.51

微波消融设备

.47

其他

.18

2、代理产品

.52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金雨茂物

1.6主要财务分析

至年的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9.05%,增长速度远高于行业水平,且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水平。

随着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和毛利率水平增长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也得到提升,公司于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为.85万元,同比增长.56%。至年的公司营业净利润保持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4.20%。

销售费用:近年来,公司销售费用支出增加,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4.09%,销售费用率也逐年增长。主要在于公司再专业销售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以及随着公司业务增加而增加的公司会议会务等,其相应的工薪项目、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佣金及差旅逐年增长所致。

管理费用:公司管理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在于公司处于告诉成长期,规模效应不明显,为提升管理水平,加大专业化团队建设,管理人员规模增加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大。

研发费用:-年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年的的研发费用增加了1.81万元,主要是年的原有项目继续投入,新增妙手帽、导丝锁及便携式微波消融仪BF型等项目投入金额较大所致。目前,该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介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之间。

-2-

内镜诊疗技术

内镜诊疗技术是将内镜插入人体自然腔道,并通过内镜工作管道插入器械进行检查和治疗的一项全新的临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2.1全球内镜诊疗市场规模缓慢增长

根据波士顿科学统计数据,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预计年-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5%。在消化内镜诊疗领域,年全球应用于胆胰管疾病、消化道癌症、消化道出血领域的内镜器械市场规模分别为14亿美元、14亿美元及6亿美元,预计到年,将会分别达到17亿美元、18亿美元及6.75亿美元。

2.2国内消化系统疾病高发,临床技术创新带动市场需求增加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数据,年至年,我国内窥镜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25%,与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内镜诊疗器械的市场增速应高9.25%。以年我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34.34亿元为基数进行测算,预计至年,我国消化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会至少达到48.92亿元。

2.2.1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市场需求广阔

截至年,我国新发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病例占我国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13.06%、9.30%和8.89%,发病率排在第二、第三位和第五位。由于我国特有的饮食习惯等问题,我国上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新发胃癌病例占比超过了全球新发胃癌病例的30%,新发食管癌病例占比更是超过了全球新发食管癌病例的50%,消化道癌症高发已不容忽视。因此,作为消化道癌症高发的国家,我国有着巨大的消化内镜治疗需求。

2.2.2临床技术不断创新,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创新,内镜诊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以NOTES技术为例,近几年,经胃NOTES下肝囊肿开窗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和腹腔内活组织检查术等陆续应用于临床,为内镜诊疗技术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也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内镜技术能够不断发展,将带动市场需求增加。

2.3技术含量高,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经过不断创新开发,南微医学已形成六大类内镜诊疗产品,包括:活检类、止血类及闭合类、EMR/ESD类、扩张类、ERCP类EUS/EUSB类。

在六大类核心技术和产品中,可携带放疗粒子食道支架通过近距离组织间放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为世界首创;超声内镜引导下的吻合支架和电植入系统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使重症胰腺炎后胰周积液死亡率从60%减少到5%以下,为中国首创。这两项医工合作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地位,软组织、ESD电刀、ERCP系列等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全面实现了进口替代。

表2-1南微医学内镜诊疗技术产品列表

资料来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yzyy/1465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