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断中,虽然目前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简便易行,对人体伤害也小,仅需要血液或者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所以成为体检中大量采用的手段。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提高,发病年龄的提前,人们的防癌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体检中心在全身体检项目中加入了肿瘤筛查项目。可是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单时,面对的是报告单上半懂不懂的名词、字母和数据,往往无法作出合适的判断,也不清楚做了哪些肿瘤筛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科普下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哪些,以及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出现代表着什么意义,让你轻轻松松读懂报告单上的肿瘤筛查项目。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患者体液中。临床上可通过生化或免疫检测手段检测这些特异性物质而诊断相关的肿瘤。
为什么要检测肿瘤标志物?
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目的价值在于:发现原发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及评价,肿瘤复发及预后监测等。
体检报告单中常见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甲胎蛋白(AFP)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可以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的生殖器肿瘤,还有助于睾丸癌、胃癌、卵巢癌、胚胎性瘤的鉴别诊断。
正常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其含量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等。可用于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2、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微克/升。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糖类抗原(CA)
属于卵巢癌相关抗原,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志物,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上皮癌(敏感度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妊娠前3个月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含量升高。
4、糖类抗原(CA)
属于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是乳腺癌诊断和疗效检测、预后判断重要的参考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较低(60%),晚期的敏感度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它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CA)
是一种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对于胰腺癌(敏感度达82%)的诊断有较特殊的指示意见,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如发现CA明显升高,或者进行性升高,首先应想到胰腺癌的可能;其它的胃肠道癌症、肝癌、胆管癌等也可能有较明显的升高。某些良性疾病比如急性胰腺炎、胆道结石胆管炎、肝脏非癌症疾病等也可能轻度升高。
6、糖类抗原(CA)
与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阳性常见于消化道肿瘤。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80%)和特异性(90%)。血清CA含量升高还可见于肺癌、肝癌、卵巢癌。
7、癌抗原50(CA50)
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广,因此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位居首位,占94.4%;其它依次为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血清CA50含量升高还可见于肺癌、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8、β2微球蛋白(β2—MG)
表现在大多数有核细胞表面。临床上多用于诊断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癌及多发性骨髓癌。在肾功能衰竭、炎症及肿瘤时,血清中β2—MG浓度可升高,因此其还可应用于检测肾小管功能的临床上。
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持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91%)。也是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有关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
1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肺癌、鳞癌的诊断、疗效监测等的辅助判断,对各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对其它肿瘤,如侵袭性膀胱癌、头颈部、乳腺、宫颈、消化道肿瘤均有一定得阳性率。
1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包括游离的PSA(FPSA)和总PSA(TPSA),主要用于检测前列腺癌的病程进展和疗效,判断预后,也可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正常男性血清中PSA的含量很低,血清参考值4微克/升;PSA具有器官特异性,但不具有肿瘤特异性,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80%。此外,前列腺肥大或增生也可能会有轻度升高。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
是诊断早孕的一种指标,通过尿或血液中β—HCG检测阳性提示怀孕。但某些癌变后的组织也可能分泌β—HCG,比如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睾丸癌,因此,β—HCG可用于以上这些癌症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此外,宫外孕、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或淋巴瘤也可能会有轻度的升高或阳性反应。
确认肿瘤标志物异常后,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