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恩强教授
撰写
令狐恩强(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
邢辰
● ● ●
胰腺囊性病变的发生率从0.7%到24.3%不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胰腺囊性病变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SPN)。其中MCN、IPMN、SPN有恶变潜质,因此囊性肿瘤的识别非常重要。从年4月至年9月,我院共入组例无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均进行了磁共振成像、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 都进行了超声内镜治疗(超声内镜诊断、超声内镜引导下的造影、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超声内镜引导下的Spyglass、囊性肿瘤消融术、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与Spyglass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Spyglass的基本程序为:超声内镜布线检查、内镜超声引导下囊肿细针穿刺、吸液、囊肿灌洗和Spyglass检查。对Spyglass检查来说,囊肿灌洗意义较大。如果囊肿液体清澈透明,就不需要灌洗;但如果颜色不同,囊肿应灌洗。一般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灌洗次数为3~11次,直到液体接近透明。因为Spyglass的不灵活性和难以选择穿刺点,使其应用范围受限。Spyglass视野下的囊壁特征为:在光滑的表面上可见明显的网状血管,血管可以是红色的小血管,也可以是稍大一些的红色或蓝色大血管。不同颜色的囊性液体和不同的表面结构共存于同一患者,可能提示囊性病变的异质性。在我们操作中,并无感染及出血并发症的出现。
囊性肿瘤消融术与射频消融
我们进行了40例消融手术,正常治疗中患者没有报告发生如穿孔、重症胰腺炎、囊内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事件。通过随访发现,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完全消融率为52.1%。我们发现多次消融可提高疗效,反复消融可提升消融质量。我们还进行了9例射频+聚桂醇注射消融,治疗到期随访的患者2例,1例囊肿完全消失,1例明显缩小。在安全性方面:9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出现轻症胰腺炎,治疗后1周缓解出院。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报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 平台”。
欢迎订阅信息导报
邮发代号:2-;
订阅单价:半月刊,4.8元/期,.2元/年。
-
投稿邮箱:cma_cmn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白癜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