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教小学”,农村学校渴望新生力量
徐斌通讯员刘金波为鼓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根据编制和岗位空缺情况,今年我省面向社会公然招聘17023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我市取得874个名额。现在,全市中小学已开学,这次招聘招到了多少老师?新老师到岗了吗?新招聘的老师能够多大程度上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的问题?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A、等新老师来上英语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语吗?”9月12日,在随县小林镇新菊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上问学生时,看到的是全班27双愕然的眼睛。经过和老师的启发,孩子们才知道平时说的“拜拜”就是英语。从2006年开始,我省小学三年级就要求开设英语课,但是新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英语”。“大家知不知道从三年级开始就要上英语课了?”“我知道。”这一次,全班只有一个叫杨盛的学生给了肯定回答。班主任王盛银说,开学发课本的时候,杨盛看到老师没有发英语课本,就问为何英语课本不发,老师告知他要等英语老师来了才发。在教室的角落里,看到了两摞没有发的课本。“这是英语课本和信息技术课本,由于没有老师教,我们怕课本发下去,孩子们撕了。”王盛银说,这次省里招聘了新老白癜风的医院师,希望能分来一个老师教英语,但是信息技术课可能还是上不了,由于学校没有电脑。新菊小学被当地老师笑称为随州“离北京最近的学校”,今年四五六年级学生搬到镇上以后,学校还有163名学生,但是老师只有5名,包括1名代课老师,和1名今年10月行将退休的老师。每一个老师身兼数任,每周要上近30节课。“现在每一个学校的校长碰到我,就找我要人,问新招的老师什么时候能到。”小林镇中心学校校长助理祝如善说,现在小林镇为新老师准备的宿舍已打扫干净,等着新老师的到来。
B、“爷爷奶奶教小学”在随县,教师年龄整体出现老龄化趋势。据随县教育局2011年的统计,全县50岁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占21.3,30岁之内教师284人,仅占专业课教师的7.0,全县义务教育学校25岁以下的教师一个都没有,现在全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2.3岁。整体上出现“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局面。淮河镇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小林镇教师平均年龄42岁,其中小林镇新菊小学和祝林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都为53岁,最大年龄分别是58岁和59岁。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教师队伍老化严重,50岁以上的教师占20以上,广水市51岁以上的教师比例到达29.7。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另外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紧缺,特别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教师。在随县,有4个镇没有小学体育教师,3个镇没有小学音乐教师,9个镇没有小学美术教师,5个镇没有小学微机教师。全县有5个镇没有初中音乐教师,7个镇没有初中美术教师,2个镇没有初中体育教师,2个镇没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淮河镇没有1名信息技术、体育和美术专业课教师,高城、小林、草店、万福等乡镇无一名美术专业课教师。待遇上不去,师资流失严重,随之,优秀生源也被武汉和襄樊挖走,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
C、300名教师雪中送炭王娣通过了今年省里招聘农村教师的考试,过几天,她要到柳林镇上去当老师了,这一次是有编制的,工资也比之前高。2010年王娣大学毕业应聘到松滋市1所高中,正要签合同时,被母亲以“离家太远”为由“拉”回来了。“随州10年没有招老师了,想当老师又进不去,只好找关系在附近的1所乡镇当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1000块钱。”由于没有编制,工资也低,1年后王娣瞒着母亲应聘到广东湛江的1所私立学校,但是一个学期没有教完就又被母亲叫回来了,在厉山一中资教。今白癜风怎么治最好年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考试,想借此机会“转正”,考了第二名,但是厉山一中只招一名,她被调解到柳林镇。“原来说的是9月15左右到岗,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通知。”现在王娣还在家里等待上岗通知。今年5月,我省面向社会公然招聘1.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减缓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新录用教师使用事业编制,年薪3万元,到艰苦边远地区的3.5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只有1100多人报考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大多是农村资教生、或在家待业的大学生,考试时又有200多人缺考,经过面试、资历复审,目前肯定的人数是312人。“这312人还要与各县市区人社部门签订劳动合同,才能算数,最后的人数可能会更少。”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说。
D、教师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省教育厅站公布的数据显示,随县小林镇申报了56个岗位,位列全省各乡镇之首。“我们小林现有中小学生3628人,幼儿园学生606人,全镇在编在岗教师149人,根据省里的规定,缺编77人。”小林镇中心学校校长吴光明说,这一次省里招聘的农村教师初步分配给小林26人,但是除去退休、病休、招考走的老师以后,小林镇实际上只增加了7名教师,新老师来了以后,要鼓励动员年轻教师到农村小学去支教一到两年,给交通补贴,考核加分。据了解,虽然我市边远地区教师紧缺,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教师大量充裕。随县淮河、小林、万和、柳林等偏僻乡镇,教师极其紧缺,一些科目到了没法开设的地步,在岗教师必须超负荷工作,学校不能不聘请代课教师。而离城区较近的一些乡镇,教师又有充裕。因此,除补充年轻气力以外,动员镇区教师到偏僻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逐渐使区域内教师资源得到公道有效配置,也是解决我市教师紧缺的办法之一。针对我市教师队伍“老的出不去,年轻的进不来”的问题,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建议,制定中小学教师退养、提前退休的政策,对年龄偏大,身体状态差的教师,畅通出口,使老教师老有所养,退有所靠。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所需,通过公然招考招聘,每一年补充一定数量的年轻教师,使教师队伍逐渐构成年龄结构公道,专业构成配套的公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