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胰腺炎对比学习,轻松掌握要点

时间:2018-11-27 12:16:34 来源:胰腺囊肿

18年执考不容错过「执考助手」

真题讲解

1.女,30岁,饮酒后突发上腹痛4小时,无发热。血常规:Hbg/L,WBC8.5x/L,PLT25x/L,血淀粉酶U/L。腹部B超提示:胰腺略饱满。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5-氟尿嘧啶

B.应用广谱抗生素

C.禁食、胃肠减压

D.胆管引流

E.剖腹探查

2.男,55岁。饮酒及高脂饮食后突发上腹疼痛4小时,向背部放射,伴呕吐、大汗、尿色黄。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

B.腹部CT

C.肝胆核素扫描

D.立位腹部X线平片

E.胃镜

1.C;2.B

更多详细执考总结,请看

《丁香园执业医师考试通关无忧班》

过18年执考,妥妥的!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面,现在报名还可优惠元(点击立即报名显示优惠价元):

一次付费,永久观看

「考点精讲视频」、「真题详解视频」、「技能通关视频」、「考前押题视频」、「配套讲义」、「掌上题库App」、「答疑QQ群」等特权;

名师课堂讲解、课后答疑解惑,复习再无障碍;

历年技能通过率99.99%,「年精讲班」学员通过率高达、93.4%,分上线率75%。

急性胰腺炎

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

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

病因

1.胆道疾病:胆石症及胆道感染等是急性胰腺炎等主要病因。

2.酒精:可促进胰液分泌,也有助于激活炎症反应。

3.胰管阻塞: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

4.十二指肠降段疾病:如球后穿透性溃疡

5.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腹部钝挫伤、ERCP等。

6.代谢障碍: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钙血症。

7.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药物等。

8.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可继发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等。

病理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及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较多见,可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肿大、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急性出血坏死型相对较少,胰腺内有灰白色或黄色斑块的脂肪组织坏死,出血严重者,胰腺呈棕黑色并伴有新鲜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其他脏器如小肠、肺、肝、肾等脏器的炎症病理改变,由于胰腺大量炎性渗出,常有胸水、腹水。

临床表现

1.轻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腹痛,常较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腹痛向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

常见体征:中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少,轻度脱水貌。

2.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上述症状基础上,腹痛持续不缓解、腹胀逐渐加重,可出现发热、黄疸,甚至休克等。

3.中度急性胰腺炎: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恢复期可出现假性囊肿、胰瘘或胰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4.胰腺局部并发症:

胰瘘,急性胰腺炎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大于7天,即为胰瘘;

胰腺脓肿:胰腺内、胰周积液或胰腺假性囊肿感染,发展为脓肿;

左侧门静脉高压:胰腺假性囊肿压迫和炎症,导致脾静脉血栓形成,继而脾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辅助检查

1.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标志物

淀粉酶:血清淀粉酶于起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

脂肪酶:于起病后24-72小时后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略优于血淀粉酶。

因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急腹症时,淀粉酶和脂肪酶也升高,但通常低于正常水平2倍,故两种胰酶超过正常值3倍才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2.反映重型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变化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WBC升高:炎症或感染;

CRP>mg/L:炎症;

血糖(无糖尿病史)>11.2mol/L:胰岛素释放减少,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胰腺坏死;

TB、AST、ALT升高:胆道梗阻、肝损伤;

白蛋白降低:大量炎性渗出、肝损伤;

BUN、肌酐升高:休克、肾功能不全;

血氧分压降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钙<2mmol/L:钙离子流入腺泡细胞,胰腺坏死;

血甘油三脂升高:即是胰腺炎的病因,也可能是其后果;

血钠、钾、pH异常:肾功能受损、内环境紊乱。

3.了解胰腺等脏器形态改变

腹部超声:是急性胰腺炎常规初筛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平扫有助于确诊有无胰腺炎,胰周炎性改变及胸、腹腔积液;增强CT有助于确定胰腺坏死程度。

诊断

确诊急性胰腺炎一般应具备下列3条中任意2条:急性、持续中上腹痛;血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急性胰腺炎的典型影像学改变。

治疗

原则:寻找并去除病因;控制炎症。

1.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

2.器官支持:

液体复苏:旨在迅速纠正组织缺氧,也是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措施;

呼吸功能支持:轻症者可给予鼻导管、面罩给氧,当出现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时,应给予正压机械通气;

肠功能维护:导泻、口服抗生素、胃肠减压;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可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

3.减少胰液分泌:禁食、抑制胃酸、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4.镇痛:严重腹痛者,可肌肉注射哌替啶止痛,由于吗啡可增加oddi括约肌压力,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可诱发或加重肠麻痹,故均不宜使用。

5.急诊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对胆总管结石性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应尽早行治疗性ERCP。

6.预防和抗感染:导泻清洁肠道、尽早恢复肠内营养,抗感染首选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

7.营养支持

8.择期内镜、腹腔镜或手术去除病因:胆总管结石、胰腺分裂、胰管先天性狭窄、胆囊结石、慢性胰腺炎等多在急性胰腺炎恢复后择期手术。

9.胰腺局部并发症: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胰腺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

定义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或)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

病因

饮酒、胆道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病理

基本病变是胰腺腺泡萎缩,弥漫性纤维化或钙化;胰管有多发性狭窄和囊状扩张,管内有结石、钙化和蛋白栓子。

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常呈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初为间歇性,后可转为持续性上腹痛,平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弯腰、侧卧蜷曲时疼痛可减轻,腹痛常因饮酒、饱食或高脂食物诱发,急性发作时常伴有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食欲减退、食后上腹饱胀,消瘦,营养不良,水肿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发生糖尿病。

2.体征:

腹部压痛与腹痛不相称,多数患者仅有腹部轻压痛。当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时,腹部可扪及表面光滑的包块。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腹部平片可见胰腺区域的钙化灶、结石影;

腹部超声和超声内镜主要表现为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腹部CT及MRI:可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胰腺钙化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

ERCP及MRCP:ERCP是慢性胰腺炎形态学诊断和分期的重要依据,MRCP可显示胰管扩张的程度和结石位置。

2.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测定: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水平。

3.免疫学检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IgG4常升高。

治疗

慢性胰腺炎治疗追求的目标是:消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1.腹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口服胰酶制剂、皮下注射奥曲肽及部分非阿片类止痛药。

内镜治疗:ERCP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胰管取石术及胰管支架植入术。

手术治疗:当内镜治疗失败或疼痛复发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2.胰腺外分泌不全的治疗:采用高活性、肠溶性胰酶替代治疗,同时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

3.胰腺内分泌不全的治疗:如患者合并糖尿病,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

5.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内科或内镜处理不能缓解的疼痛;胰管结石、胰管狭窄伴胰管梗阻;发生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门静脉高压和胰性腹水或囊肿等并发症;不能排除癌变者。

题目解析

1.患者因饮酒后突发上腹痛,结合血淀粉酶及腹部B超的结果,可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目前患者尚无感染征象,首要治疗措施是禁食,可降低胰液分泌,减轻自我消化;胃肠减压有助于减轻腹胀。

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因决定是否急诊行内镜或外科手术。

2.患者因饮酒及高脂饮食后出现典型急性胰腺炎的腹痛表现,伴有呕吐、黄疸,可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腹部CT,平扫有助于确诊有无胰腺炎,胰周炎性改变及胸、腹腔积液;

增强CT有助于确定胰腺坏死程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zztx/120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