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最适宜的生活温度是18℃,冬季鸡舍温度要尽量保持在10℃以上。要使母鸡不停产不减产,根据产蛋鸡对温度、光照、营养等的要求,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在饲料中适当增加些维生素的用量,添加微生态制剂,提高肠道功能,可提高蛋鸡产蛋量。辰扬生物根据试验,在饲料中增加全能维和百蛋佰,可提高产蛋率3%~5%以上。
减蛋症状
1、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上午产蛋量少,下午产蛋量增多(正常上午多下午少),蛋壳颜色个别出现变浅,有软壳,沙皮蛋的出现。
2、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但突然的出现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不大,蛋壳颜色正常。
3、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突然出现蔫鸡,随病情发展蔫鸡逐渐增多,产蛋率下降幅度在20%-30%,蛋壳质量变薄、蛋壳颜色变浅。解剖有卵黄性腹膜炎。
4、鸡群白天采食量、精神正常,夜间可听到呼吸道音,初期拉音,随之出现呼噜,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差,出现软皮蛋、沙皮蛋。
5、大群采食量、精神、粪便正常,蛋壳颜色、质量正常,产蛋率下降20%左右。
6、初期出现个别鸡只甩鼻,且带有鼻液,出现呼噜音,采食量开始下降,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壳质量变薄,蛋重变轻。
减蛋原因分析
一、饲养管理不善导致产蛋量下降
1、产蛋高峰期后换料过快
应激反应较大,影响采食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蛋的形成,使产蛋减少。
2、鸡群突然受到应激
如异常的声响、突然晃动的光影、注射疫苗和抗体、投喂捉鸡及饲养程序和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也可引起产蛋率的下降。
3、光照不足
光照对刺激性腺的生理机能、对产蛋的影响较大。光照不足,性腺机能减弱,卵泡形成慢,促使产蛋减少。
4、有的养鸡户,饲料、饮水定时定量供应,实行限饲,存在着食料、饮水不够,能量及蛋白质等不足的问题。
5、育雏期、育成期的鸡群饲养管理不善
如饲养密度过大,太拥挤,生长缓慢,体重不足,体成熟和性成熟晚,开产及产蛋高峰形成晚。有的养鸡户在育在期将公母鸡、蛋鸡、肉鸡混养,甚至不同年龄的鸡混养在一起,使强弱悬殊,饮食不均,生长快慢不等,因此,鸡的均匀度很差,产蛋高峰的到来既慢也很鸡长时间维持高的产蛋率,表现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
6、环境温度过低
鸡舍内外温差较大,有一部分养鸡户只注意保持鸡舍内温度,而忽视通风的重要性,较多的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很高,不仅通风不良,氧气相对不足,而且有害气体过多,浓度很高,时间过长,易刺激损伤鸡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影响产蛋鸡的生产性能,使产蛋率下降。
二、饲料原料因素
饲料原料主要是新玉米的大量使用。新玉米水分比较大,营养价值降低,能量和蛋白质都会降低,鸡群使用了新玉米后最初会引起拉稀。使鸡群肠道受到应激反应,同时吸收的蛋白与能量不够。导致蛋品质的下降,蛋壳颜色的变淡,继而出现产蛋下降。
三、疫苗(新城疫)因素
无名原因掉蛋以-日龄鸡群为主,而这个日龄上的鸡群新城疫抗体应该是比较低的时候。经过新母鸡开产的应激,抗体流失的比较快,没有及时的补充抗体,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四.鸡群有轻微的呼吸道病
感冒,嗓子拉风匣声。鸡群掉蛋后恢复期,可以看到白皮,沙皮蛋,太阳蛋,桃形蛋,出褶蛋,小色子蛋,无黄蛋,蛋清如水,蛋清与蛋黄分离,等等!
临床症状:前期以轻微甩头为主,粪便正常,采食正常,饮水正常,鸡群状态基本正常。后期就不正常了!产蛋量起伏不定,个别鸡群零星死亡;发病中期蛋壳颜色变白,1—2天后产蛋量急剧下降。3—5天就由90%以上降到50%左右;后期极易继发多种病症。
蛋鸡下软蛋的症状分析
下软蛋是指鸡蛋没有包裹或包裹的很少的硬壳或硬壳很薄,颜色发红,易从笼网眼中脱落到地上,造成合格蛋数量的减少的一种病症。
钙、磷缺乏:产蛋鸡除出现软蛋数量增加,产蛋率下降外,鸡只出现麻痹瘫痪状,鸡啄食鸡蛋。饲料添加适量的磷酸氢钙或贝壳粉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维生素D3缺乏:产蛋鸡除产蛋下降外,鸡只出现瘫痪,而且生产性能越好的鸡只越敏感。剖检可见到胸骨弯曲,胁骨与肋软骨连接部呈串珠状结节肿胀。在饮水中添加鱼肝油之后,产蛋性能有所上升,瘫痪渐渐减少。
减蛋综合症:发病集中于天左右的产蛋鸡,产蛋率突然急剧下降,下降达20∽30%,或者蛋鸡产蛋率一直维持于60%左右,很少能达到产蛋高峰。其它症状为:鸡群采食良好,死亡并不多。补充维生素D3、钙、磷后,产蛋不见回升。
蛋鸡产蛋少症状分析
下蛋少是养鸡户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产蛋数量少是表面现象,其深层问题往往与营养、管理、疾病、卫生、鸡品种紧密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常伴发出现死亡高和死亡低两种,下面是鉴别要点。
(1)产蛋少,伴发死亡率上升的有下列几种疾病:
脑脊髓炎、温和型感冒、鸡瘟、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马立克氏病、饲料中黄曲霉中毒等。
脑脊髓炎:
鸡群整体采食量、饮水量以及粪便都正常,只是单纯性的引起产蛋率下降,并且鸡蛋颜色、蛋品质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个别的会出现,蛋变小,蛋重变轻的现象。产蛋率下降10%--50%不等,一般会经过7--20天自行恢复。
温和型感冒:
鸡群整体采食量、饮水量以及粪便都正常。产蛋率下降20%--80%不等。不过此病应与上面说到的脑脊髓炎进行区分,温和型的感冒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同时,会伴发有大量的褪色蛋、沙皮蛋、破壳蛋的出现,而脑脊髓炎却没有这个症状。所以建议大家在鸡群开产后每隔3个月要做一次H9疫苗,或者是做新流二联苗。
散发性鸡瘟:产蛋率的下降与鸡只的死亡增加呈同步性,鸡群伴发有呼吸困难,个别出现转颈现象,鸡蛋的颜色没有异常变化。剖检见胸、腿部肌肉出血、十二指肠淋巴集结出血.
禽流感:以产蛋期初期产蛋率下降不明显,出现打蔫、伤亡,排黄白色稀便为特征;随着病程的发展,持续出现伤亡,发病率大约在5%~15%,个别未经免疫鸡群或者在发病过程中经历严重应激、疫苗或干扰素等注射针头消毒不严格,或误诊为新城疫进行强制免疫的鸡群,会出现很高的伤亡率,达1/2~2/3。剖检病变以胸内侧、肺脏边缘的脂肪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胰腺坏死或出血、卵泡液化、输卵管水肿为特征
鸡白痢:产蛋率下降同时见到鸡拉白色稀粪、剖检后见卵子出血、萎缩,个别肝脏破裂、腹腔中有血水。而且投药后死亡减少,不投药死亡又增多。
大肠杆菌:鸡群死亡数量与产蛋率下降紧密相关,鸡群拉黄白色稀便。剖检死鸡见到腹腔中有干酪样物沉积、肾脏肿胀。
马立克氏病:鸡只表现从产蛋前到开始产蛋连续不断出现死亡,死亡鸡只多消瘦,有的出现一侧腿瘫痪,站立不稳,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
饲料中黄曲霉中毒:常见于夏季高温、高湿季节饲料发霉,或饲料中加水做成湿拌料后,饲料发生霉变。临床见有呼吸道症状,剖检见肾脏肿大、肝脏肿大。
(2)产蛋减少,鸡群死亡少的疾病:
饲料营养不良、传染性鼻炎、住白细胞原虫病、鸡败血性支原体病、减蛋综合症、饲喂影响产蛋性能的药物。
饲料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为鸡群采食正常,精神状况良好,入笼时体重未达到标准体重。生产曲线,不符合标准产蛋曲线。剖检见到鸡产蛋鸡的卵泡未有发育或发育不良。遇到这种病症则常常怀疑为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低下和微量元素缺乏。
传染性鼻炎: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产蛋率突然在1周之内下降20∽30%。其特征性的变化是鸡颜面肿胀,头部肿胀,鼻腔中粘液性物堵塞。
败血支原体:除产蛋下降外,鸡只出现“咳嗽”、“呼噜”,采食量明显减少,精神不振。剖检见鼻腔、气管有粘液物。
减蛋综合症:发病集中于天左右的产蛋鸡,产蛋率突然急剧下降。下降达20∽30%或者产蛋鸡产蛋率一直维持于七成蛋左右,八成蛋时间性很短。辅助病状为:鸡群采食良好,死亡并不多。补充维生素D3,钙、磷后不见缓解。
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除产蛋下降,严重者达25%,发生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病,鸡蛋蛋壳出现沙皮样,裂纹蛋,粗糙面蛋,打碎后蛋白稀薄如水,卵黄缩小。
鹦鹉热衣原体:育成和产蛋鸡都发生,分为肺炎型和输卵管囊肿型,肺炎型表现蛤蟆叫式呼吸和拉稀,输卵管囊肿型导致卵子无法形成正常的蛋。
住白细胞原虫病:呼吸时见有咯血,死亡前口流鲜血,鸡冠贫血苍白,局部出现发紫,又叫蓝冠病。剖检见内脏和肌肉有小白点。
产蛋下降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鸡舍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因素。
2.做好疫苗注射
3.鸡舍消毒,净化空气,通风除臭
饲料中添加酪美。
4.鸡群保健
在产蛋期,不能用抗生素。可在饲料中添加百蛋佰+全能维保健。在产蛋后期添加威伏防治鸡输卵管炎。
辰扬生物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如转载须注明文章出处及添加本文链接!
辰扬生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