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记物是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特征性物质,或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即可反应某些肿瘤的存在。检测肿瘤标志物,是对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重要途径,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检测、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下面是一张肿瘤标记物在体内的分布图,里面的字母英文组合是肿瘤标志物的英文简写。比如CEA是指癌胚抗原,适用于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多种肿瘤。数据来源:肿瘤登记年报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
肿瘤科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我们常说的“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不过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诊断肿瘤的辅助指标,换句话说,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表明一定没有恶性肿瘤。而且也不能单凭某次肿瘤标志物的参数就得出判定结论,因为特殊情况下,饮酒、服用某种药物以及身体的炎症都有可能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或超标。所以,肿瘤标志物说到底,只是一种「参考项目」,我们使用它来「筛检」癌症的「高危险群」,而非「确认」是否有癌症。有人觉得,既然肿瘤标志物不能确诊肿瘤,那么检测它就没有意义。但在实际的医检经验中,通过体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后发现和确诊的早期肿瘤后,至今因而获救者不计其数。所以对于本身出现可疑症状,但肿瘤标志物做出正常结果的患者,还是不可掉以轻心,应配合其他的检查方法向医生确诊自己的健康状态。你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吗?
人人都怕得癌症,但是肿瘤标志物并不适合作为癌症普查的项目,所以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检测。但如果是40岁以上,或者有三大致癌因素之一的人,就应该定期做防癌的定期检查。4种人建议定期做肿瘤标志物筛查
40岁以上人群;
身体已经出现了“癌症信号”者;
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或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常见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一、甲胎蛋白(AFP)新生儿时期AFP很高,到1岁时降至10μg/L~20μg/L,在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岁,女性≥50岁开始,宜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二、癌胚抗原(CEA)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是一种较广谱的肿瘤标志物。血清CEA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糖酵解代谢过程。NSE为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NSE是小细胞肺癌(SCLC)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91%。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也有重要价值。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NSE浓度可明显升高。四、糖类抗原(CA)CA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含量升高。五、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六、胃癌相关抗原(CA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0.7%。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七、铁蛋白(SF)铁蛋白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μg/L,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被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肿瘤标志物全套有没有必要?
那类似“肿瘤标志物全套”这样的体检套餐,有没有必要呢?答案也是不需要。因为虽然多检查几项看起来“更加保险”,但因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不明,比如一旦检测见过为阳性,势必要做进一步检查。而且频繁过度做检查,不仅会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造成一些创面和感染;加上如果发现一些良性肿瘤或良性小结节过度干预,盲目一刀切,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健康损失。所以优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案才是科学的处理办法,临床上常采用组合筛查方式,更有针对性和效率:肿瘤标志物组合筛查
肿瘤普查四项:AFP、CEA、Fer、β2-MG肿瘤三项:AFP、CEA、CA妇科肿瘤五项:AFPCEACACA15-3CA卵巢癌二项:CA12-5、CEA乳腺癌二项:HER-2CA15-3宫颈癌三项:SCCCEACA消化道肿瘤六项:AFPCEACA19-9CA24-2CA72-4CA50食管癌三项:CEACA19-9SCC肝胆肿瘤五项:AFPCEACA19-9CACA50胃癌三项:CEACA72-4CA19-9肺癌三项:CEANSECYFRA21-1前列腺癌三项:PSAFPSAPAP结直肠癌三项:CEACA24-2CA19-9甲状腺癌两项:TgCEA最后,癌症筛查并非只是查一下肿瘤标志物那么简单,要找专业医生、由专科医生结合你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目前症状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5(2):-.2、章建东,刘凤奎《对非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诊断》[J].《中国医刊》,49(2):17-18.3、吴健民《影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因素》[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8(4):-.4、尚红,陈文祥,潘柏申,张捷,王兰兰,郝晓柯,黄宪章,张传宝,彭明婷《建立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参考区间》[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4(1):17-21.?内容编辑
王亚斌
?内容审校
吴建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