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03877.html
新的学术理念需要传递,诊疗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期待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胰案线场MDT会议第三十八期,由拓麦平台承办的网络会议胰案线场-MDT云讲堂如期举行。此次会议由医院胰腺肿瘤科MDT团队、医院胰腺外科MDT团队、医院肝胆胰外科MDT团队,相继进行胰腺癌病例分享,为您带来最前沿的医疗资讯。
带队大咖:
郝继辉教授
医院
原春辉教授
医院
张宇华教授
医院
病例一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施行“新辅助治疗”
讲者:医院胰腺肿瘤科MDT团队赵天锁教授
赵天锁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女,46岁。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院左上腹部胀痛,为隐痛,后背部不适,间断发作,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医院考虑胰腺体部占位,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既往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6.17上腹部超声示:胰体部可见一大小约3.1*3.9*2.6cm低回声实性肿物,界不清,不规则,胰尾部胰管扩张,内径约:0.6cm。
临床诊断
局部进展型胰腺癌T4N1M0(II期)
治疗经过
经过MDT讨论,考虑无远处脏器转移、一般状况良好、局部肿瘤存在切除机会、影像学提示可疑“侵犯”部位纤维化重,优先转化治疗:吉西他滨mg/m2,白蛋白紫杉醇mg/m2,第1、8天给予,每3周重复1次,持续3周期。
.7.17胰体异常密度影较前缩小,诊断为局部进展型胰腺癌T2N1M0(IIB期)转化治疗后。
行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脾胰体尾切除术(RAMPS),术后病理示:中分化导管腺癌,侵犯周围脂肪组织,可见神经累犯,可见化疗后反应。诊断为局部进展型胰腺癌T2N0M0,目前为术后辅助治疗阶段,方案为吉西他滨+白紫方案,持续6周期。
病例二
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MPS)术后辅助化疗一例
讲者:医院胰腺外科MDT团队邴运韬教授
邴运韬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男,60岁;主因发现胰腺癌5个月入院,患者5月前于外院检查提示“胰体部占位继发胰管扩张,胰腺癌”,于外院行开腹探查,术中穿刺活检+放疗术,术中及术后病理提示“胰腺导管腺癌”。为进一步手术治疗,转入我科,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无体重变化。
查体:腹正中长约15cm手术瘢痕。
即往史: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
临床诊断
胰腺导管腺癌
治疗经过
.5.10腹腔镜胰体尾癌根治术(RAMPS)。
术后病理诊断IB期pT2N0M0(胰体尾+脾)胰腺中分化导管腺癌,可见两个癌灶,最大径分别为1.2cm和2.5cm,可见神经侵犯,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胰腺前表面,后表面及胰腺断端未见癌,脾脏表面,肾上腺未见显著变。胰腺周围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
.7.3-.11.周期肝动脉化疗,方案:吉西他滨mgd1外周静脉;氟尿苷mg/dd1-d5肝动脉化疗泵;每两周重复。
病例三
胰腺癌新辅助病例
讲者:医院肝胆胰外科MDT团队韩方教授
韩方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男,64岁;主因上腹隐痛不适半年,医院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入我院就诊。
.11.9胸部CT示:右肺上叶小结节,左肺斜裂处小结节,考虑增殖灶,两肺肺气肿。
.11.12增强CT示:胰体尾部低密度灶,恶性肿瘤首先考虑;右肝血管瘤;腹腔内网膜浑浊伴多枚小结节,胰周、腹腔干周围多发增大淋巴结,转移不除外。
.11.18超声引导下胰体尾部肿块粗针穿刺+造影。
治疗经过
MDT讨论:放射科:考虑胰颈部占位为PDAC,考虑肿瘤局部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除外转移;PET-CT:根据葡萄糖摄取情况,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肺部、前列腺等考虑良性改变,排除远处转移;心内科:存在围术期心脏风险;病理科:穿刺标本首先考虑腺癌;放疗科:局部治疗可;肿瘤内科:患者目前若无法手术R0切除,可以考虑行新辅助化疗;介入科:目前介入治疗不作为首先考虑。
-11-24、-12-02、-01-06白蛋白紫杉醇mg+吉西他滨1.6g,联合PD-1新辅助治疗。
.1.12增强CT示:胰体尾部占位较前缩小;局灶性脾梗死与前相仿。腹腔内网膜浑浊伴多枚小结节,胰周、腹腔干周围多发小淋巴结,均较前缩小。
.3.1胰体尾癌根治术RAMPS。
.4.7胰腺恶性肿瘤术后CT,对比-03-05CT:胰腺术后改变,腹腔网膜、肠系膜浑浊,腹腔少量积液,较前有所好转。右肝血管瘤,右肝小囊肿,均较前大致相仿。
临床诊断
胰腺恶性肿瘤化疗后,T4N2M0。
总结
在会议的最后,医院郝继辉教授总结道:本次会议分享了几例胰腺癌外科治疗的案例,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免疫联合化疗,作为胰腺癌新辅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中晚期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切除率低,预后差,期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提高患者预后中有更多优异的成绩,造福患者。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