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病例汇总

时间:2021-11-24 11:21:25 来源:胰腺囊肿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726/4663696.html

精彩病例汇总

医院消化专科协调发展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及首届论坛于年9月7-8日医院松江南院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促进学术交流与提升”为宗旨,分设“重症胰腺炎”“粪菌移植”“脂肪肝肝纤维化”及“内镜诊疗技术专题报告及操作演示”专题,为与会人员奉献了丰富的学术大餐。内镜手术操作演示实况转播是本次会议的一道亮点,会议邀请的诸多国内著名消化内镜专家用精湛的技术,分别针对消化道早癌、胰腺占位、胆管结石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病例逐一进行现场操作,对关键步骤进行多方位演示,详细讲解了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在场医师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病例完整的诊治过程,我们收集了部分病例的术前诊断、手术演示图片及术后病理,分别从ESD、EUS+FNA、ERCP、ESVD+EVL等多个方面做一专题报道。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内镜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科较早的开展了内镜下早癌的精检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大会我们准备了多例食道及胃早癌ESD演示病例,同时还有ESD全层剥离粘膜下肿瘤,贲门失迟缓症POEM操作演示。国内知名内镜专家及近年展露头角的新秀:张筱凤教授、叶丽萍教授、王雷教授、徐美东教授、缪林教授、赵秋教授、王洛伟教授、宛新建教授、万荣教授、张明黎教授、徐灿教授、李风教授、孙蕴伟教授、李百文教授、蔡晓波教授等,展示了高超的内镜技术,为与会同道提供了一份精美的视听盛宴。

病例1:胃窦早癌ESD术(操作者:叶丽萍教授):患者沈xx,女,53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2月。我院胃镜示:胃角见一大小约0.5*0.8cm浅表隆起性病灶,中央略凹陷,边界清晰;病理: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诊断:胃角IIa型病变。入院行ESD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角早癌,并完整切除。

病例2:食道早癌ESD术(操作者:张明黎教授):患者王xx,男,70岁。主诉:反复上腹痛1年余,伴咽部不适1月。我院胃镜示:距门齿32cm食管见一片状粘膜隆起伴糜烂,范围约0.6*0.8cm;病理:少量浅表鳞状上皮呈中-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食道早癌。入院行ESD术,术后病理提示:食道早癌,并完整切除

病例3:食管早癌ESD术(操作者:徐美东教授):患者李xx,女,67岁。主诉:中上腹不不适数月。我院胃镜:距门齿28-31cm见片状黏膜发红,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占据管腔1/4周。EUS提示病变位于黏膜层。诊断:食管早癌。入院行ESD术,术后病理提示:食道早癌,并完整切除。

病例4:贲门早癌ESD术(操作者:李风教授):患者杨xx,男,70岁。主诉:剑突下不适4月。我院胃镜:贲门部小弯侧近后壁见一大小约1.0*0.8cm浅表隆起性病变。ME-NBI:周边隆起处腺管增宽,中央凹陷处可见异常微血管及微腺管(FNP,ILL-1型),可见“白球征”表现。病理:小区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贲门IIa+IIc型病变。入院行ESD术。术后病理提示:贲门早癌,并完整切除。

病例5:食管早癌ESD术(操作者:王雷教授):患者占xx,男,78岁。主诉:体检发现食管肿瘤1月。我院胃镜:距门齿28-32cm食管后壁见一不规则粘膜发红,呈条索状分布,占管腔1/5,边界清晰。距门齿34cm食管右侧壁见一大小约1.5*1.0cm脱染区。病理: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入院行ESD术,术后病理提示:食管早癌,并完整切除。

EUS-FNA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诊断技术,也是我们内镜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次会议我们准备了两例待查胰腺肿物及一例纵隔肿物病例。徐灿教授、王洛伟教授、李百文教授分别为患者施行了EUS-FNA,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此外,马丽黎教授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了ESVD+EVL,其精准少量多点的组织胶注射方法,大大降低了术后排胶溃疡大出血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疗效。

病例6:胰体可疑占位EUS-FNA(操作者:徐灿教授)。患者蔡xx,男,71岁。主诉: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近期ERCP提示:胰体部近端胰管截断,胰腺体尾部远端胰腺扩张,狭窄段长约1.5cm,近端胰头颈部胰管光滑,走形正常。予以置入胰管支架1枚。上腹部增强MRI:胰腺炎征象,胰腺体尾部胰管近端闭塞,以远扩张,随访复查除外新生物。入院后EUS见胰腺颈部、体尾部实质回声降低,欠均匀,截面约2.3*1.8cm,体尾部胰管扩张,以22G穿刺针穿刺后送检。诊断:慢性胰腺炎。

病例7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EUS-FNA(操作者:王洛伟教授)。患者王xx,女,60岁。主诉:发现,胰腺占位病变2周。上腹部增强MRI:胰腺尾部见直径约40mm囊状异常信号,边缘清晰。入院后EUS提示:尾部见一无回声至低回声病灶,大小约4.0*4.2cm,内部可见分割,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以22G穿刺针穿刺后囊肿消失。诊断:胰腺囊肿。

病例8:食管粘膜下隆起(外压?)EUS+FNA,(操作者:李百文教授)。患者xx,女,21岁。主诉: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月。胃镜:食管距门齿23cm见粘膜下隆起,大小约2.0*3.0cm。胸部增强CT提示:右上纵隔气管旁、气管隆突下及右肺门淋巴结肿大伴少许点状钙化,请结合临床排除淋巴结结核。入院后EUS:食管距门齿23-27cm见一低回声病灶,截面大小约2.2*1.0cm,与固有基层紧贴。诊断:食管粘膜下隆起(外压?),以22G穿刺针穿刺后送检。病理:涂片中见干酪样坏死物及类上皮细胞,考虑结核。

病例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VD+EVL(操作者:马丽黎教授):患者李xx,男,38岁。主诉:反复纳差、解黑便1年余。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7年,确诊肝硬化3年余,曾在我院行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本次入院再次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内镜下于胃底曲张静脉6点注射硬化剂+组织胶三明治治疗;以7环套扎器于食管曲张静脉多点套扎。术后患者无并发症,顺利出院。

本次病例演示,我们准备了10余例ERCP病例,既有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困难取石病例,也包括胆道肿瘤,胰管狭窄等病例。ERCP操作演示专家有张筱凤教授、赵秋教授、缪林教授、宛新建教授等。各位专家利用目前最新的诊疗技术,如SPYglass、激光共聚焦等,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并为后续治疗提出了专业性建议。

病例10:胆总管巨大结石ERCP术(操作者:赵秋教授)。患者张xx,男,83岁。主诉:上腹部疼痛4天。.8.20我院ERCP示胆总管直径约3.5cm,其内见1枚巨大充盈缺损,呈不规则形,最大约3.5*4.0cm,因结石巨大,取石困难,予留置塑料支架一枚。诊断:胆总管巨大结石。本次入院后拔出支架,行DS激光碎石,碎石后以取石网篮取出部分结石,因考虑患者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操作时间长,风险大,遂予置入塑料支架一枚。术后患者恢复好,顺利出院。

病例11:胰管狭窄ERCP术(操作者:宛新建教授)。患者张xx,男,77岁。主诉:体检发现胰腺萎缩胰管扩张.6上腹部增强MRI+MRCP:胰腺萎缩,伴多发钙化影,主胰管扩张,考虑慢性胰腺炎表现。入院行ERCP:见胰腺颈部胰管狭窄,远端主胰管及分支胰管显著扩张,主胰管可见充盈缺损。予以扩张水囊扩张乳头及胰管,以取石网篮取取出白色胰管结石数枚,并于狭窄处刷检后,置入胰管支架一枚。诊断:慢性胰腺炎。术后患者无并发症,顺利出院。

宛新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南部)、临床实训中心主任。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质控及管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内镜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副组长,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消化内镜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曾赴日本九州大学病院、美国Emory医院医院进修消化内镜技术。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在胃肠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年均完成各种内镜下介入手术余例,主要包括内镜下胃肠粘膜及粘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SD、ESE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手术(ERCP)、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术、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等等。近年来开展多项内镜下诊疗新技术,医院空白,部分达国内领先水平。曾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已发表科研论著5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近10部,获取6项授权专利,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董志霞,医学博士,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zztx/1595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