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是个十八九岁的花季少女,可她从小被病痛缠身,一直没能体会少女的快乐。
因为胸痛,十多年来,她每顿饭都吃得小心翼翼,不能吃肉类;几乎每周都要胸痛一次,严重一点就要住院;走路时,胸闷也不能走太快,更不能跑了。
她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正常吃饭,大步走路,去学校上课。而这最基本的生活到了她这里成了奢望。
“我们没想到,真的有这一天,我女儿的病因能确诊,现在已经一个月没有发病了,吃饭胃口也好,鸡肉、猪肉、四季豆这些吃了都没事了,而且能跑能跳。”玲玲的母亲昨天带女儿来到树兰(杭州)医院(医院)复诊,说起这些激动不已。
1历时十多年从北到南
就是查不出胸痛的病因
玲玲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十年之久都没能查出来?
这个问题,让奔波已久的母亲陷入了回忆,“那一年,玲玲才七八岁,有一天晚饭后,她突然哭闹着肚子疼,很久都没缓解,我们就赶紧带她医院了。”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胰腺炎,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好转,玲玲就跟着母亲回家了。
可一家人不知道,这不是病痛的终点,而是漫长求医之路的开始。
(网络配图)
那次急性的胰腺炎发作后不久,玲玲再一次疼痛发作,这一次她是拍打着胸口表示疼痛,妈妈解释,“她不能说话,先天性聋哑,所以我们只能看着她有苦说不出。”
从那以后,生活情景更是无法想象,玲玲不能吃猪肉、鸡肉,就连四季豆这些稍微需要消化一下的蔬菜也不能吃,学校食堂也天天注意她的饮食,每天只能吃些吃豆腐、叶菜这些软乎的东西。
玲玲的母亲说,即使如此细心,也挡不住每周胸痛,每年还要停课住院好几次。
父母带着玲玲从辽宁一路寻医,医院,做了许多CT检查,可就是查不出病因。
转眼,玲玲带病生活了十多年,“几个月前,我们暂住在金华,玲玲突然病痛发作,医院医院。没想到这次,我女儿的病终于有了转机!”
2
院士组织多学科讨论
确诊胰液外漏到胸腔
玲玲一入院,医生就发现她的病情非常复杂。
由于玲玲不能自己表述病情,只能通过肢体动作表示,沟通难度非常大。
根据玲玲母亲的描述,女儿经常感到到腹痛、胸背痛,而且一直恶心呕吐,几乎每个月发病,却难以确诊。
肝胆胰外科吴卫林主任医师了解后,请来肝胆胰外科郑树森院士进行院士查房。
(CT检查发现红色标记的为囊肿)
经过多学科讨论,郑树森院士考虑,玲玲患有胰腺假性囊肿,“CT检查发现同时伴有胸腔囊肿,呈哑铃状,两头大,中间细长绵延,整个长度约十多公分,怀疑与胰腺囊肿相连。”
于是,郑医院李启勇副院长运用ERCP技术明确诊断。
ERCP检查结果显示,玲玲的胰液外漏,流入胸腔,形成囊肿,导致她长期胸痛胸闷。确诊之后,郑树森院士给出了治疗方案——在胰腺管放一个支架,越过瘘口,让胰腺分泌出的胰液可以流入到肠胃帮助消化,而不外流到胸腹腔。”
李启勇副院长为玲玲实施了手术,支架置管非常成功。
3
装入支架一个月后
复查情况恢复良好
一个月前,玲玲术后出院回老家辽宁休养,医院的玲玲变得活泼开朗了,渐渐恢复了少女无忧无虑的青春气息,于是出现了她母亲激动的一幕。
(复查结果良好,玲玲和母亲都非常高兴。)
李启勇副院长和吴卫林主任医师看了复查结果,表示之前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病情没有复发证明病症找对了,玲玲的胰瘘可能是七八岁时胰腺炎后导致的后遗症,但是胰液一般都会聚集在腹腔,像她这样上漏至胸腔的非常少见。而胰腺位置隐藏在胃肠后面,查找病因就更难了。”
郑树森院士表示,如果通过安装支架,半年以后可以让胰腺管上的瘘口慢慢愈合收口,那样就不需要进行开腹手术。不然,玲玲的病要根治,还得面临一场大考验。
治疗白癜风价格白癜风互助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