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中缺乏它饮酒脸红,还易导致肝癌,

时间:2025/3/27 11:41:28 来源:胰腺囊肿

今天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肝脏中缺乏“它”饮酒脸红,还会导致肝癌,引发肝癌的因素有哪些?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是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继发性肿瘤者也称为肉瘤或称作转移性肝癌,是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常见于胃、胰腺、胆道、结直肠、肺、乳腺、卵巢、子宫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中年男性。早期肝癌患者症状轻,容易被人忽视,一旦感觉症状明显,医院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肝癌到了中晚期,恶性度高、病情进展极快。我们都知道饮酒过多是引发肝癌的病因之一,很多人也很关心,喝酒上脸(脸红)的人是不是更易得肝癌?一、肝脏中缺乏“它”饮酒脸红,还易导致肝癌。“它”就是指乙醛脱氧酶21、医学研究证实,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体内第一步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第二步继续催化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在人体内的分解要通过乙醛脱氧酶2来进行,而乙醇脱氢酶2来自于肝脏,乙醛脱氧酶2的功能是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进一步氧化为对人体无害的乙酸,释放能量,最后分解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2、肝脏中乙醛脱氧酶2活性缺乏的人随着饮酒总量的增加,体内的乙醛就会蓄积,患肝癌的危险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医学研究还证实,在肝脏中乙醛脱氧酶2活性缺乏的人,每月饮酒量超过3千克,发生肝癌的几率是不饮酒者的3.51倍。3、如果肝脏中乙醛脱氧酶2的基因发生变异后,便会使该酶失去活性,导致酒后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高6倍多。肝脏乙醛脱氧酶2基因变异型的人饮酒后,体内的乙醛也会大量蓄积,往往会出现脸红、恶心或心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饮酒后有此症状,应高度警惕。4、酒后脸红的人是乙醛脱氧酶2活性缺乏的人,或者是乙醛脱氧酶2基因变异型的人喝酒后,体内乙醛会大量蓄积,不分解,患癌几率大大增加。所有说,肝脏中缺乏“乙醛脱氧酶2”的人饮酒脸红,患肝癌的几率更大,更应该戒酒或少饮酒,以达到预防肝癌的发生。二、引发肝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饮酒。这里不再赘述。2、过多地摄入油腻食物。摄入含有适量脂肪的食物以达到供给人体所需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食用含量脂肪高的油腻食物就会影响身体健康。3、食用精加工食物。精加工食物常常是高热量、高淀粉、高脂肪、营养素缺乏的食品,里面化学物质含量相对高,相对增加了肝脏的解毒工作量,从而增加了肝脏的负担,对肝脏不利。4、滥用药物。除了服用医师处方药,尽量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多种药物混合服用容易产生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严重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肝病患者就医时,应告知医生当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师做处方时供其参考。5、熬夜、睡眠不足。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造成睡眠不足,会引起肝脏血流不足,肝脏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营养和滋润,导致抵抗力下降。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就会使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且可能进一步加剧病情的恶化。6、吸烟。烟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对肝脏极危害极大,是导致肝脏疾病、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7、吸毒。毒品会对肝脏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8、发霉食品。霉变的黄曲霉毒素是超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是肝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不食霉变或即将霉变的食物,比如霉变的玉米和花生。9、缺硒。适当补硒。低硒人群应适当多吃含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等食物来补充硒元素,提高人体内硒的含量,进而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发生。10、水源污染。饮用水中含有化学物质,可引起肝癌。11、亚硝胺的摄入。亚硝胺是强致癌物,既是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也是四大食品污染物之一。食物、化妆品、啤酒、香烟中都含有亚硝胺。在熏腊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当熏腊食品与酒共同摄入时,亚硝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会成倍增加。12、与心态有关系。好的心态有助于肝癌患者的存活时间。13、另外,乙肝或丙肝患者,应及时地进行治疗,以防止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成肝癌。因此,提高对肝癌的认识。养生保健,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坚持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功能、摒弃不良习惯等,有效地防止肝癌的发生。饮酒脸红的人一定要戒酒或少饮酒,以防肝癌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mkm.com/yzyy/187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